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工心面貌】燈籠匠師 傳統工藝嶄新燈場

林朝欽/64歲。青年時期對燈籠製作無師自通,並鍾情於燈籠工藝,因家計緣故投入公務員職場,退休後難以忘懷暖暖的燈籠之美,全心投入燈籠從無到有的研發和生產,擁有多項燈籠周邊專利,現駐點於宜蘭人故事館,從事燈籠的傳承事業。(記者沈昱嘉/攝影)

林朝欽/64歲。青年時期對燈籠製作無師自通,並鍾情於燈籠工藝,因家計緣故投入公務員職場,退休後難以忘懷暖暖的燈籠之美,全心投入燈籠從無到有的研發和生產,擁有多項燈籠周邊專利,現駐點於宜蘭人故事館,從事燈籠的傳承事業。(記者沈昱嘉/攝影)

2018/10/27 06:00

記者蔡瑞宇/報導

林朝欽的燈籠工藝獨步蘭城,半路出家的他,跳脫傳統燈籠的照明與裝飾用途,融入樹葉等自然媒材,將燈籠延伸出盆栽、魚缸等用途,甚至可以輕鬆體驗燈籠DIY,讓燈籠工藝不再只是照亮環境,更成為能陶冶你我心靈的生活美學。

林朝欽從事、鑽研燈籠製作工藝至今已近40年,他笑說自己曾是職業軍人,退伍時因為興趣,曾經一度決心以製作燈籠為業,但是傳統工藝的訣竅哪有這麼容易掌握,為了生計著想於是投入郵局工作,一轉眼就是30年,退休後的他在親友的鼓勵下,重新拾起年輕時的燈籠匠師夢想。

林朝欽表示,做燈籠這門手藝,大多是家族企業代代傳承,自己從什麼都不會、只有滿腔熱血的門外漢入行,連燈籠的骨架、線圈及最外層的棉布材質,都得從頭嘗試。林朝欽說,傳統燈籠的功能性偏弱,注重裝飾與傳統美,在創造力、功用取向卻稍嫌不足了;身為外行人入行雖樣樣難,難到連製作的工具都要從頭想辦法,木工、鐵工都得涉獵,卻也因為沒有包袱,所以進一步地革新了燈籠的組成零件,創造多種用途,意外為這項傳統工藝找到未來的道路。

傳統燈籠的製作過程,需先用木頭骨架拼出圓滾滾的外型,再繞上一圈圈鐵絲,黏上紙或是布的燈籠皮,待皮乾燥後,再拆掉內部的木頭骨架,工序麻煩。林朝欽不甘於燈籠僅用於照明與裝飾,轉而致力於社區文創商品之開發,以傳統的燈籠模組為藍本,研發出創意DIY組合式燈籠,民眾可以透過組裝紙構的燈籠骨架,輕鬆拼裝出紙燈籠,既減輕重量又環保。

除了創新,林朝欽也使用報紙、樹葉、寶特瓶為媒材,做出環保式燈籠。另外,他也將燈籠做成燈罩使用、或為盆栽花瓶、筆筒,讓燈籠有更多新面貌。除了藝術之美,林朝欽更將環保意識與實用精神融入燈籠,讓傳統工藝能走得更遠。

DATA

宜蘭人故事館-長期駐館創作藝術家。 (03)936-1655。宜蘭縣宜蘭市中山路二段426號。10:00~18:00,週一休

利用紙板為骨架,拼裝成型的DIY燈籠,輕巧且環保。(記者沈昱嘉/攝影)

利用紙板為骨架,拼裝成型的DIY燈籠,輕巧且環保。(記者沈昱嘉/攝影)

燈籠結合寶特瓶、樹葉、報紙等媒材,不裝燈泡時,也能做為盆栽使用。(記者沈昱嘉/攝影)

燈籠結合寶特瓶、樹葉、報紙等媒材,不裝燈泡時,也能做為盆栽使用。(記者沈昱嘉/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