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工心面貌】打石師:碩果僅存的石間記憶

    謝炎山/67歲,唭哩岸打石業第三代,從小跟著父親在唭哩岸的山上「見習」打石,服完3年海軍義務役後,25歲正式進入打石業,適逢禁採令頒布,靠著從他處運來的原石材料與剩餘石材持續打石至今,見證唭哩岸打石業由興盛至衰微的過程。(記者臺大翔/攝影)

    謝炎山/67歲,唭哩岸打石業第三代,從小跟著父親在唭哩岸的山上「見習」打石,服完3年海軍義務役後,25歲正式進入打石業,適逢禁採令頒布,靠著從他處運來的原石材料與剩餘石材持續打石至今,見證唭哩岸打石業由興盛至衰微的過程。(記者臺大翔/攝影)

    2017/11/25 06:00

    記者吳書緯/報導

    台北北投的唭哩岸自清代即是石材產地,許多台北的老建築上都可見以唭哩岸石作為建材,當地人的打石功夫綿延數代,但在建築材料改變和禁採限制下,逐漸衰微,綿延數代的打石業即將告終。

    走進唭哩岸捷運站旁的巷口,可以見到一塊三角形的畸零地堆滿了大小不一的方正石塊,打石師謝炎山拉著推車馱著各式打石工具,緩緩地由旁邊的住家進入畸零地裡。原來,這裡就是唭哩岸打石業最後的工作場所,而謝炎山也是當地碩果僅存仍持續打石的師傅。

    唭哩岸石屬於砂岩的一種,富含石英砂的特性使唭哩岸石耐高溫和火燒,因此日治時代開始,除當成建材,亦能作為燒窯用的窯石與煉鋼爐的爐石,用途廣泛。打開謝炎山的工具箱,可以看到大槌、小槌、小鑽仔、大鑽仔、棚仔、大鐵板櫼、小鐵板櫼等工具。說起如何將石頭打石成預期的形狀,謝炎山輕鬆地表示:「打石必須順著石頭的『勢』,槌頭槌下去就開了,就和做事的道理一樣。」雖然因為石材的大小使得打石所使用的工具而有差異,但原理都是槓桿原理與「四兩撥千金」的技巧,使石材自然崩裂。

    看似容易,實則包含著多年的經驗與對於石材的理解,以從大石塊打石成小塊的爐石或窯石為例,需要先將一支支細如簽字筆的小鑽仔漸次用槌打入石中,直到小鑽仔可以不用手扶直立在石塊上,當所有小鑽仔都已直立在石頭上,再輪流用槌敲擊每一支已經插入在石頭的小鑽仔,靠著小鑽仔施予石塊的張力,石材裂解為打石師所預期的大小;如有需要,再使用鎚子敲打大鑽仔,細部修整石材表面。

    全盛時期,唭哩岸有約200人從事打石業,但在1970年代,主要的採石地點因陽明醫學院的興建而遭政府禁採,唭哩岸石頓失主要產地,打石師依靠著過去累積的技術與名聲,廠商仍會載運著從其他地方開採的砂質原石到唭哩岸給打石師打石,但隨著台灣產業的轉型,打石需求遞減,也因經濟起飛,需要高度勞動且喪失產地的唭哩岸打石業,再無新血加入,在採石產地禁採之際踏入這行的謝炎山,成為了末代的打石人,近年則靠著過去累積下來的石材持續打石,但工作量已減少許多。

    打石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讓許多打石師在晚年深受肺部疾病之苦,據長年從事唭哩岸文化工作的李庚霖表示:「現存的打石師聚會時已坐不滿一桌,謝炎山是唯一仍在打石的人」。

    近年來,謝炎山的打石「產品」從材石轉變成雕刻藝術品,或為室內裝潢打造適用的石材和修復使用唭哩岸石的老建築,但他仍有一個心願未了,就是為即將消失的唭哩岸打石師催生一座紀念館,紀念那些因工殤逝去的打石師與即將消失的打石業。

    協力/FB:唭哩岸文化工作室,0917-678-090。

    謝炎山從小就跟著父親見習打石,從25歲入行,現已40餘年,見證唭哩岸打石業興衰。(記者臺大翔/攝影)

    謝炎山從小就跟著父親見習打石,從25歲入行,現已40餘年,見證唭哩岸打石業興衰。(記者臺大翔/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週報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