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建材打造 新港「農村博物館」固碳典範

嘉義新港頂菜園農村博物館的竹編夾泥牆,是花了不少金錢與精神搶救回來的。(記者蔡宗勳攝)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廿多年前,陳明惠回到家鄉嘉義縣新港鄉頂菜園攜手志同道合夥伴進行社區再造,陸續把台糖五分車板頭車站建回來,並一手打造重現村落現場的「農村博物館」,當年幾乎都以舊建材施作,充分發揮固碳功用,如今總固碳效益達五十六噸,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十二噸,陳明惠環保意識在愛家鄉中體現,堪稱「環保急先鋒」。
陳明惠目前為新港鄉頂菜園發展協會理事長,他說,當年開車時,看到有人在拆木造房子,就會停下來找屋主洽談接收廢材料。某次他經過台一線水上段,看見怪手正拆除愈來愈稀少的竹編夾泥牆,經一再溝通,終讓業主同意讓他自行雇機具拆卸運走,他將搶救來的一面竹編夾泥牆安裝在農村博物館。
陳明惠說,經多年收集,累積驚人的廢建材後,廿二年前以舊建材打造農村博物館,為重現昔日農村風貌,從一館逐步擴建至四館。由於都使用舊料,不會對森林造成傷害,固碳效益驚人,且農村博物館完全不使用空調,減少廢氣排放,經過精算,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十二噸。
他說,固碳減碳是時勢所趨,希望農村博物館發揮拋磚引玉功效,號召更多人以實際行動為永續地球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