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關廟綠竹筍產量增 啟動收購加工

綠竹筍產量趨穩,關廟區農會展開收購,持續到貨。(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關廟報導〕地方三寶之一的關廟綠竹筍,原本在乾、冷等氣候因素影響下,今年採收期延緩,近來受惠於梅雨鋒面,產量明顯增加,區農會啟動收購,展開真空包裝的加工作業,希望能協助穩定市場價格。
關廟區農會推廣部主任黃國斌表示,當地綠竹筍肉質像梨子般鮮嫩、爽脆,美味遠近馳名,目前單日到貨接近七千台斤,且有持續增加的趨勢,產量逐漸回穩,現在已恢復到以往同期的六成。
黃國斌強調,雖然產量趨穩,但中、北部的竹筍也陸續上市,唯恐在供貨上相互排擠,進而衝擊價格,因此啟動加工,全力進行真空包裝作業,可先貯存,保護農民的收益。
關廟綠竹筍的食用方式以涼拌沙拉為主,到貨之後,都先篩選、清洗,進行蒸汽殺菁,接著切頭、裝袋、抽真空,製作過程嚴謹,完整保留了鮮、甜的美味,再高溫殺菌,冷藏貯存,依照客戶訂單需求展開配送,由於深受市場歡迎,農會動員人力,全面趕製。
黃國斌提到,台南的綠竹筍多在端午節前進入量產,但今年開春後,氣溫仍持續偏低,加上沒有明顯降雨,既冷又乾,影響生長,農民一直「割嘸」,收成延遲。綠竹筍的栽培、管理相當辛苦,隨著務農人口高齡化,產地逐年縮減,目前關廟的種植面積約為三百五十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