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小綠蠵龜回大海 盛況逾百隻

超過百隻小海龜,在墾丁西海灘上孵化後返回大海。(民眾提供)
今年第4起海龜上岸產卵紀錄 保育界猜測是多年前「海龜嬰兒潮」回歸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墾丁國家公園六月七日記錄到超過一百隻綠蠵龜幼雛奮力爬向海洋,展開牠們的冒險旅程,這是今年墾丁第四起海龜上岸產卵紀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墾管處)與生態志工連日監測,成功守護小海龜順利回歸大海。
憑本能從數千公里外 「返鄉」繁殖
恆春半島是台灣本島海龜產卵熱區,近年密集發現海龜上岸產卵,當地居民與業者展現高度保育意識,讓海洋持續孕育生命;墾管處保育科指出,綠蠵龜具有神奇的「返鄉」習性,成熟海龜會從數百甚至數千公里外的覓食地,憑本能洄游至出生沙灘產卵,小海龜長大後,也會循相同本能回到墾丁繁殖下一代。
近年墾丁海龜產卵頻繁,保育界猜測可能是多年前「海龜嬰兒潮」的回歸,當地民眾指出,除六月七日孵化的卵窩外,另有一窩因爬痕明顯但未看到孵化的小海龜,西岸另一處沙灘也有海龜產卵紀錄,志工們正密切關注,期盼更多小海龜誕生。
遵守「五不」及撥打一一八通報救援
為保護海龜,墾管處與海洋保育署合作,孵化前即展開巡查,確保卵窩不受人為干擾;保育科指出,海龜上岸產卵及孵化都十分不容易,當地業者與居民積極參與保育,協助監測與守護,展現對海洋環境的珍視。
墾管處呼籲,民眾若遇海龜應遵守「五不原則」,不觸碰、不打擾、不餵食、不追逐、不傷害;如發現擱淺或需救援的海龜,請立即撥打海巡「一一八」專線通報。
沙灘夜間降光源 防止小海龜迷途
獸醫錢興華並提醒,夜間遊客應避免進入海龜產卵沙灘,請沙灘業者降低光源,防止小海龜因光害迷途,遊客在沙灘戲水後,務必將挖出的沙坑填平,並帶走垃圾,以免影響海龜爬行路徑。
墾管處指出,從監測、守護到協助小海龜入海,該處與志工、居民及業者合作,構築一道堅實的保育防線,未來將持續推動環境教育與保育宣導,七日大批小海龜奔向大海的畫面,不僅是生命的延續,更象徵墾丁海洋生態復甦,期待下次再與小海龜相會,見證恆春半島「海歸」傳奇的延續。

小海龜在墾丁西海灘上孵化後返回大海。(民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