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山佳出土陶器 文史界籲「指定」文資

調查團隊在竹南山佳挖掘出陶器,文史工作者盼建構新台灣史、陶瓷史。(鄧淑慧提供)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於一九八○年代,發現地表出土不少石器與陶器的史前遺址,引起文史工作者關切;台灣陶文化協會曾邀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與當地地主現勘,希望爭取設立遺址公園並持續探勘。苗縣府文觀局自去年委託團隊調查後,今年陸續挖出完整陶器,讓文史工作者相當振奮,盼山佳遺址能進入「指定」為文化資產程序,加以保護與研究。
保存史前文化 爭取設遺址公園
苗縣府文化觀光局文化資產科表示,山佳遺址當年由發現者謝登祥帶回部分標本後,其子謝佳榮前往調查,發現可能是難得的史前遺址,後聯繫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陳仲玉、劉益昌前往勘查,陸續發現不少陶質標本。縣府去年啟動調查研究,包括歷史文獻蒐集、山佳考古遺址範圍與周邊地表調查、山佳遺址考古鑽探、考古試掘、考古學研究報告與評估報告撰寫等。
文觀局︰試掘評估再邀專家討論
由於近期在試掘過程中陸續挖掘出相關文物,讓文史工作者感到振奮,苗縣府文化觀光局文化資產科表示,目前工作正在進行中,後續仍需由專業團隊針對挖掘出的文物進行檢測、研究及評估報告等工作,之後將依據報告內容召集專家學者討論後續處置。
台灣陶文化協會前理事長鄧淑慧表示,中研院研究團隊曾至該處挖掘五個點,但並未挖掘出完整陶器,不過縣府委託團隊在距離中研院團隊約一公尺之差地方,發掘到完整的陶器以及文化層,可說為三千年前製陶的重要大聚落。
鄧淑慧說,苗栗縣迄今仍無「指定」的遺址受到文化資產的保護,期盼這次發現可加緊文資腳步,讓山佳遺址能夠進入「指定」的程序,受到保護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