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虞坪與國際品牌合作 把阿里山咖啡推向世界

鄒族文化部落董事長鄭虞坪(左二)向外國觀光客解說高山咖啡豆特色。 (記者蔡宗勳攝)
記者蔡宗勳/專訪
二○○九年八八風災後,外省第二代鄭虞坪到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部落打造「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五十一位員工有卅七位鄒族人,也有阿美、布農、魯凱族等原民加入,他笑稱自己是「非鄒人」來融合原民大家庭,並攜手阿里山咖啡農開創新局。
出身軍旅的鄭虞坪,二○○○年中校退伍後加入劍湖山團隊,也意外開啟他的咖啡人生,對咖啡原本是「門外漢」,因為劍湖山要協助重建古坑咖啡,受命從零開始學習,還曾到中南美洲邦交國考察知名咖啡莊園,不僅成功帶領古坑咖啡重生,還將此經驗帶到阿里山,進一步揚名國際。
八八風災重創大阿里山,許多人家園殘破被迫離鄉背井,鄭虞坪說,他逆勢操作上山創建優遊吧斯,希望以文化傳承和產業再造,吸引更多人回山上,為替產業扎好基礎,優遊吧斯的咖啡、茶葉與蜂蜜等產品強調安全第一,每年檢驗費逾四十萬元,經嚴格把關,先後取得國際雨林聯盟與穆斯林兩大認證。
鄭虞坪表示,經一番努力建立品牌形象後,業者競相洽談合作,但因產量有限不敢輕易允諾,其中麥當勞接洽多年,才於二○二二年起連續供應三年,「阿里山雲霧」咖啡每杯賣一五○元,相當搶手;最近日本UCC與優遊吧斯談妥五年四十噸咖啡供應合約,希望藉由UCC國際品牌,讓更多人喝到阿里山好咖啡。
前幾年受新冠疫情與中客不來的雙重衝擊,優遊吧斯經營出現瓶頸,鄭虞坪認為「危機就是轉機!」帶頭製作手工水餃和蔥油餅等產品透過直播和網路販賣,挨過最困難時刻,這兩年東南亞與韓國、日本觀光客愈來愈多,咖啡產業已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