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算力 拚躍居全球前10
國研院國網中心建置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提供AI算力,推動台灣學研發展及產業應用。(國網中心提供)
目標5年內建立480千兆浮點運算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AI(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各國更意識「主權AI」重要性,國科會逐年建置AI算力,包含新一代高速運算主機、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等,目標五年內建立四八○千兆浮點運算(Petaflops)算力,公私協力讓台灣算力在二○二八年後提升至亞洲前三、世界前十,確保我國競爭力。
國科會:掌握主權AI是國際趨勢
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表示,主權AI是一國在AI領域有完全自主的技術能力與基礎設施,涵蓋AI模型開發、數據控制與保護、算力建設與運營,降低外部技術與服務的依賴,確保國家在技術、數據安全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主權完整性。
建構繁體中文語料 確保話語權
如二○二二年底ChatGPT向世人展示生成式AI的威力,林法正認為,此處是主權AI重要體現,目前AI主流模型有六、七成使用英文,中文部分則大量採用簡體內容。為此,國科會建構台灣特色的大語言模型TAIDE,發展繁體中文語料,保存文化、確保話語權及競爭地位。
而發展AI必備算力,林法正表示,國科會已委託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購置超級電腦,一類是CPU架構的台灣杉三號與創進一號,另一類是GPU的台灣杉二號和TAIDE計畫專用設備,依序有二.七、三.五、九及三.八的Petaflops算力。同時也架設雲端服務或技術平台,推動台灣學研發展、產業應用及國際競爭力。
台灣去年中總算力排全球第17名
國科會表示,依據全球超級電腦排名,台灣去年中的總算力在全球排第十七,為衝刺AI算力建設,已規劃在晶創台灣方案推動「新一代高速運算主機建置計畫」,二○二四到二○二八年完成二八○Petaflops,在大南方新矽谷方案中,也將建置AI超級電腦,期程為二○二六到二○二九年達二○○Petaflops,累計五年目標新增四八○Petaflops,更盼政府資源槓桿民間共同投入,讓台灣算力在二○二八年後提升至亞洲前三名、世界前十名。
林法正也指出,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二○二四年企業CEO有八成認可AI影響,五成七將AI納入發展策略。台灣對AI的需求也逐年增長,包含大語言模型訓練、氣候變遷研究、醫療創新(精準醫療)、產業(智慧製造、IC設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