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去年升溫破1.5度 史上最火熱
氣候運動人士拿著標語牌呼籲,限制全球升溫幅度在攝氏1.5度以內。(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根據歐盟、英國和日本的氣候觀測紀錄,二○二四年全球氣溫持續創新高,寫下地球有史以來最熱一年的新紀錄,升溫幅度一度達到比工業化前平均氣溫高攝氏一.六度,首次突破一.五度這個全球抗暖化重要門檻。
全球抗暖化重要防線失守
歐盟、英國和日本氣候監測機構在歐洲時間十日上午同步發布這份觀測報告,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觀測紀錄顯示,去年全球平均氣溫攝氏十五.一度,與工業化前時期均溫相較,升高一.六度,比二○二三年升幅一.四八度紀錄,再高出○.一二度;日本觀測比工業化前時期升溫一.五七度,英國為一.五三度。
雖然不代表地球平均氣溫已經常態性突破攝氏一.五度,但是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指出,正危險地逼近此門檻。根據該機構紀錄,去年七月十日也寫下史上全球最高日均溫,達到攝氏十七.一六度;過去十年每一年都是紀錄史上最熱十年之一,這段時期也很可能是十二萬五千年以來最熱的十年。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等美國氣候監測機構將在稍晚公布觀測數據,預期也將呈現去年是史上最熱一年。
「工業化前時期」是指人類尚未大規模燃燒化石燃料,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的時期。二○一五年有將近兩百個國家簽署的國際氣候公約「巴黎氣候協定」,以該時期水準為基準,承諾將全球平均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兩度以內,並力求不超過一.五度,以防氣候變遷引發災難性後果。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IK)主任羅克斯特倫說,達到升溫一.五度是「強烈警訊」,「現在我們已經初嚐一.五度的世界,這已讓人們和全球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付出代價」。
氣候變遷災損達1400億美元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氣候策略領導人勃吉斯指出,「氣溫破紀錄主因是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的累積」。升溫加劇,全球各地出現暴雨、野火等極端天氣,現在每一塊大陸都可見氣候變遷衝擊,根據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一份報告,去年全球氣候相關災難造成的損失高達一四○○億美元;部份評估數字更達到三○○○億美元。
美國喬治亞大學氣象學教授謝波德說,「這是地球儀表板上的警告燈亮起,需要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