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山藥薯皮「尿囊素」多 具化妝品開發商機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團隊合作研究發現,山藥薯皮內含的尿囊素成分多過薯肉本身,可作為萃取天然尿囊素之來源。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記者黃政嘉/桃園報導〕山藥是國人熟悉的藥、食兩用農產品,食用上多為去皮烹調,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合作研究,發現山藥薯皮「尿囊素」成分多過薯肉本身,可作為萃取天然尿囊素的來源,對皮膚有保護作用,也具促進傷口癒合、抗發炎及抗胃潰瘍等生物活性,可應用於化妝品、保養品,具開發潛力。
桃園農改場研究員龔財立率領助理研究員葉永銘、何昱圻與任珮君,及嘉義分所研究員賴永昌、助理研究員陸柏憲,以「山藥機能指標成分—尿囊素分析及應用」為研究計畫,針對台灣七個白肉山藥品種,將山藥塊莖分成薯皮、薯肉兩部分,冷凍乾燥後磨粉。
研究發現,人參山藥每克乾燥薯皮含廿一毫克尿囊素最高,多過其薯肉尿囊素的六點一毫克,至於台農一號、台農二號、花蓮三號、桃園五號、大汕山藥,也呈現薯皮尿囊素多過薯肉,僅桃園四號的薯皮尿囊素低於薯肉。
何昱圻說,國內外都有山藥面膜,訴求具皮膚保溼潤澤功效,唯多數尿囊素都是化學合成,非天然成分,透過研究「把不吃的山藥薯皮拿來萃取尿囊素」,藉此提高山藥價值,讓化妝品等外用產品成分更天然,同時友善環境。
何昱圻表示,山藥屬根莖類作物,是相對低脂、高蛋白的主食類,含多種特殊保健成分,例如多醣、黏質液、膽鹼、尿囊素及酚類化合物等,各具抗氧化、血糖調節、促進脂質代謝及改善腸胃功能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