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肯定總額創新高 可望改善三大困境

衛福部長邱泰源核定今年健保總額9286.248億元,成長率5.5%,創下新高。(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五.五%,創新高。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政府體察民意,展現健保永續發展的決心,可望改善「醫護出走、新藥新科技納健保放緩、民眾自費比率高」三大困境。
提升醫護薪資、優化職場環境
洪子仁說,過去兩年醫界面臨多重挑戰,包括醫護大量出走、新藥及新科技納入健保速度放緩,及民眾自費醫療位居全球第三高,皆反映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足。
洪子仁指出,政府陸續將原由健保支應的公共衛生費用脫鉤總額,改由公務預算負擔,健保總額核定超過九二八六億元,實質成長率可望達六%至七%。總額成長可帶動醫療機構改善財務韌性,優先調升醫護薪資、優化職場環境,讓民眾享受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洪子仁表示,去年全台病床降載率在十月達到高峰,部分大型醫院降載率高達十五%,隨著各大醫院陸續提高薪資與津貼,改善醫護環境,政府提高小夜班與大夜班津貼,吸引更多醫護人員投入輪班工作,醫護人力短缺情況逐漸改善,以新光醫院為例,病床降載數已從去年的九十一床降至現在不到廿床。
避免「醫療人球」問題
他表示,今年要實施醫院個別總額,其成效同樣取決於健保總額是否足夠,若總額充足,醫院降載門診或夜診的情況將減少,即能避免「醫療人球」問題;如果未來每年健保總額成長率能維持在五%以上,更有望達成經常性醫藥衛生支出占GDP超過八%的目標,超車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