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保存白鶴獅製作技術 北港彩繪紙糊獅頭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發起推廣計畫,請當地學校共同完成100個彩繪紙糊獅頭,希望透過行動讓大眾親近「白鶴獅陣」的文化之美。(記者李文德攝)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發起推廣計畫,請當地學校共同完成100個彩繪紙糊獅頭,希望透過行動讓大眾親近「白鶴獅陣」的文化之美。(記者李文德攝)

    2024/10/29 05:30

    老塗獅協會邀請在地學校參與 傳承表演藝術工藝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傳承超過一甲子,也是國家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中陣容最龐大的獅陣─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為讓民眾更了解這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發起推廣計畫,請在地學校完成一百個彩繪紙糊獅頭,希望民眾親近傳統文化時,也了解一工一藝都是相當「厚工」(台語,意即費工)。

    北港老塗獅創辦人黃清塗師承北港勤習堂第三代老師父陳水來,學習武術、白鶴獅陣及白鶴獅製作技術,後初設舘號為「北港勤習堂鳳陽國術舘」,一九六○年以自家班底跟隨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後來舘號更名為「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以金黃色傳統台灣獅為基礎,其中獅鬼逗趣與獅陣互動,讓整體更加生動活潑,是朝天宮迎媽祖陣容最耀眼的獅陣。

    縣府文觀處表示,「白鶴獅陣」二○一九年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認定保存者「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去年「白鶴獅製作技術」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認定保存者為藝師黃厚銘,給傳承逾一甲子的「白鶴獅陣」及團隊肯定。

    為讓民眾知道這項文化資展技術,協會辦理「雲林縣白鶴獅製作技術推廣計畫」,請北港南陽國小、朝陽國小及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分部彩繪一百個紙糊獅頭,親近這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

    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白鶴獅是由藝師黃厚銘傳承自老師父黃清塗,近年積極投入白鶴獅製作傳習,有著積極傳承的決心,而這也是老塗獅的精神所在,透過這次推廣傳承計畫,讓這項傳統表演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生生不息。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發起推廣計畫,讓民眾親近傳統文化時,也了解一工一藝非常「厚工」。(雲林縣府提供)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發起推廣計畫,讓民眾親近傳統文化時,也了解一工一藝非常「厚工」。(雲林縣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