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園、觀音 將設垃圾機械分選廠

桃園垃圾量於升格後數量激增,去年就有十%垃圾無法焚化而暫時掩埋,圖為清潔隊收取民間垃圾情形。(記者謝武雄攝)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升格以來,垃圾量激增,既有欣榮焚化廠不敷使用,掩埋場堆置待焚化垃圾量達四十萬噸,市府推出垃圾去化多元方案,除設置「桃園市生質能中心」、新增MT(機械分選處理)廠、輔導設置SRF(固體回收燃料)廠、推動廚餘再利用計畫等希望二○二六年時年處理垃圾量達七十五萬噸。
垃圾量激增 環局去化多管齊下
市長鄭文燦昨於市政會議聽取環保局「桃園垃圾消化方案」專題報告後表示,市府於二○一五年建置桃園市生質能中心,去年十二月試運轉,透過「厭氧消化」及「熱處理」兩種方式處理垃圾,除了消化垃圾用熱發電,也可收受生熟廚餘產生沼氣發電,每年可產生二.二億度電、供應七萬二千八百戶用電量;「厭氧消化單元」去年十二月開始投料,「熱處理單元」今年三月投料,預計今年垃圾處理量可達三.八萬噸。
鄭文燦說,市府將於大園、觀音推動新增兩座MT廠,其中,大園北港掩埋場MT計畫,與民間合作,將廢棄物轉變為燃料,提供鍋爐業者潔淨燃料;觀音保障掩埋場已申請用地撥用,未來除設置垃圾土石MT廠,也將規劃SRF產製園區。
鄭表示,SRF固體回收燃料空污量僅燃煤卅三%,已獲經濟部能源局公告為再生能源,市府已輔導「台灣立方」、「可寧衛能源」、「立疆開發」三家公司設置SRF廠,今年陸續動工,於二○二四年六月起試運轉,三家SRF廠收受的垃圾必須有六成來自桃市,以有效分擔去化本地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