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快篩/提升檢驗量能 診所可攔截輕症
〔記者林惠琴、吳欣恬/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國競相開發疫苗、新藥及更快的檢驗方法。目前各國主要檢測武漢肺炎是Real Time-PCR核酸檢測,但病毒序列一變就可能失準,中研院已研發出快速辨識新冠病毒核蛋白質的單株抗體試劑。疫情指揮中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快篩提升台灣的檢驗量能,如果未來快篩只要十幾分鐘且準確性高,一般診所就可做,輕症患者可及早防治,重症患者則可及早轉介,避免不良的預後發生。
除了中研院最新研發快篩抗體試劑外,國衛院近期致力研究將SARS抗體轉用來檢測新冠病毒,希望開發十分鐘快篩試劑。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指出,人體受病毒感染會產生抗體,利用合成或病毒萃取出的抗原可作抗體檢測,技術門檻較低,但侷限是感染初期無法檢出,人體要感染五天至一週才有抗體。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認為,不同檢測是可相輔相成,中研院另還可利用病人血清測試,稀釋一萬六千倍還能檢出抗體,非常敏感。面對可能第二波感染,在家檢疫和隔離民眾,就可快速收集血清檢測,讓政府和民眾放心。
治療藥方也備受關注。被視為潛力新藥的「瑞德西韋」,三月全球招募一千名三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台灣在北、中、南有三家醫院最快三月中可加入,正加緊準備中。
生技開發中心日前完成另一潛力藥物「法維拉韋」合成,此藥已被日本與中國用來治療武漢肺炎重症患者。日本武田製藥則正嘗試利用武漢肺炎康復患者血液中抗體,期待增強患者的免疫系統以達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