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改善2處水環境 獲補助逾5千萬
「大埔文化園區水環境工程改善計畫」規劃於竹南鎮科專二路大埔里福德祠旁空地,結合水圳與生態人工濕地統合工程,並重新整治老舊區域排水設施。(記者彭健禮翻攝)
〔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苗栗縣政府營造友善水岸環境空間,透過前瞻計畫,爭取獲核定「新埔國小暨拱天宮後方水環境改善計畫」一千五百四十萬元及「大埔文化園區水環境工程改善計畫」三千七百萬元兩案,將配合地方發展需求及學校環境教育,營造地方新亮點。
新埔國小後方規劃通海步道
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為全國知名媽祖信仰中心,信眾廣布,沿海岸線往南的新埔國小附近有秋茂園、新埔火車站等,每逢假日遊客眾多,校方辦理海洋教育特色課程,還爭取到經費在校園後方海堤開闢「通海步道」,讓師生可以方便走進潮間帶進行生態課程,苗縣府透過計畫爭取,串連兩地營造親水環境。
苗縣府水利處水利科表示,「新埔國小暨拱天宮後方水環境改善計畫」,規劃於通霄鎮拱天宮後方進行污水截流與淨化處理,除周邊環境設施修復汰換外,也將進行觀海景觀空間營造,並結合新埔國小推動海洋教育,打造融合在地人文、宗教、歷史及地景等特色的水環境改善建設。
大埔文化園區將蓋人工濕地
「大埔文化園區水環境工程改善計畫」則規劃於竹南鎮科專二路大埔里福德祠旁空地,結合水圳與生態人工濕地統合工程,將現有老舊之區域排水設施重新整治,並強化計畫區內之排洪及防洪安全,營造工業區中的生態景觀亮點。
水利處表示,兩核定案件均已落實生態檢核及公民參與,並積極與地方溝通達成共識,目前將進入細部設計發包階段,未來規劃設計及施工階段,也將持續實行生態檢核制度,打造兼顧河防安全與生活、生態、生產「三生」之水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