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打針瘀青怪護理師? 按壓、冰敷最佳預防之道

2019/05/14 06:00

▲蔣玉珍指出,民眾手臂抽血後若出現瘀青,多為止血方式不當造成。(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蔣玉珍(右)表示,民眾抽血後要避免瘀青,除不可搓揉傷口,須以棉花加壓止血5分鐘;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記者陳建志攝)

許多民眾都有到醫療院所抽血的經驗,當抽血的部位出現瘀青時,常會怪罪護理師「打針技術差」,對護理人員產生不信任感。其實扎針後出現瘀青的原因很多,包括扎針部位止血不完全、患者一直揉傷口,甚至患者本身血管壁太脆弱都有可能,建議民眾打針後確實按壓及冰敷,才是預防瘀青最有效的方法。

▲民眾抽血後若要避免出現瘀青,可在抽血24小時內冰敷。(記者陳建志攝)

亞大醫院加護病房護理長蔣玉珍表示,為了篩檢特定疾病,以及協助醫師診斷疾病、追蹤治療效果,常常都會安排患者接受抽血檢查。但有些患者因止血方式不正確,造成抽血部位瘀青時,患者和家屬常會認為是護理師或檢驗人員扎針角度或深度有偏差,因技術太差才會造成血管受傷。

蔣玉珍解釋,當人體血管壁遭針扎過後出現傷口,這時血小板會立刻聚集,附在血管壁進行凝固作用,並產生纖維素將血球包圍,以達到初步止血效果,之後再慢慢修補血管壁,讓傷口恢復原本的狀態。

蔣玉珍指出,部分民眾打針後手臂會出現瘀青,主要是加壓止血不完全造成,建議民眾抽血後,需以棉花加壓止血傷口5分鐘,另外也可在抽血24小時內冰敷,48小時後再熱敷,都能有效預防瘀青,強調若患者本身年紀大、凝血功能不佳、血管太細,或血管壁脆弱的患者,抽血後都容易出現瘀青的狀況。

有些民眾會將抽血與打針後是否該揉散扎針部位混淆,通常打完針需視針劑是否馬上發揮作用而定,若是注射油性藥物,需按摩5到10分鐘;若是注射疫苗,因注射後不須立刻發揮藥效,所以不建議搓揉打針處。

抽血、點滴注射等打血管的針,拔針後,切忌不可搓揉傷口,以免因血小板尚未凝固,造成血管繼續出血而出現瘀青。

蔣玉珍提醒,抽血後應配合醫護人員的指示止血,若出現瘀青通常會在兩週內逐漸消失,當顏色由青紫色漸漸轉淡,變成淡黃色時,就能順利痊癒。

她強調,瘀青並不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民眾不需太過擔心,若有問題也可與醫護人員溝通,避免出現誤解。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