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解決潛在精神疾病 擺脫酒癮纏身

2019/02/13 06:00

▲酒癮患者常潛藏其他精神疾病及問題,以致出現飲酒失控等行為;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PIXTA)

文/陳紹祖

酒駕事件奪走許多人寶貴生命,使得飲酒問題在過去一年中,引起大眾關注。飲酒是人類社會中文化活動的一部份,但是隨著酒精取得的便利性增加,廣告與媒體將飲酒與時尚歡樂強力聯結,使得飲酒造成社會問題的情況日益上升。

酒精使用障礙症(俗稱酒精依賴或濫用)是精神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有11條診斷標準,內容繁多複雜,可以簡單歸納為:飲酒失控(喝太多、太久、太想喝、停不住)、功能損害(工作、人際、社交受影響)、風險飲用(心理、身體不適還喝)和耐受戒斷等4項。

飲酒失控 解決酗酒核心問題

「飲酒失控」其實是酒精依賴或濫用最核心的問題,從事臨床工作多年,病患和部份家屬都認為,病人可以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但是這往往是一種錯覺。

許多酒癮病患之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其實是因為他們同時罹患另一種精神疾病。以一項國外研究報告為例,酒精使用障礙症患者中,約有37%至少有一項精神疾病。這些人中有18%有情緒性疾患(如:憂鬱症、躁鬱症),15%有焦慮性疾患(如:恐慌症、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此在治療酒癮問題時,須一併治癒潛在的精神疾病,才能夠使飲酒失控行為得到改善。

▲醫師指出,針對酒癮者最核心的病因,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才能讓病患重拾人生的主控權,不再被酒精綑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PIXTA)

有一位長年飲酒的50多歲男性,在妻子陪伴下前來門診。經過住院和持續門診追蹤近一個月後,病人可以停止持續性飲酒,但是強烈的飲酒慾望卻依舊不時浮現。經過詳細會談後,才發現原來病人飲酒是為了要灌醉自己,以消除常常在耳邊跟他說話的聲音,它會責備他、恐嚇他、命令他,讓他恐懼煩躁。

原來這位病患從30多歲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經過適當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病人終於可以很自在的生活,不需要用喝酒來壓抑聽幻覺。

另一位近60歲、事業有成的台商,被家人從台北帶到花蓮慈濟醫院門診接受治療,他在台北某醫學中心接受兩週住院戒酒治療,在戒斷症狀消除後出院。但出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酒喝。

經過詳細問診,發現病患是在兩年前開始每天飲酒,之所以會從偶爾的社交性飲酒變成酗酒,應該和兩年多前代理權被收回有關。事業不順,造成情緒低落,飲酒儼然成了病人自我治療的方法。

因此治療的重心從戒酒改為治療憂鬱症。經過治療後,病人終於可以順利脫離強烈的飲酒慾望,在事業和家庭關係上重新出發。

醫病充分溝通 才能正確治療

從上述兩個案例可以知道,治療飲酒問題,必須要同時處理讓病人「失控」的潛在精神疾病。要能夠妥善治療酗酒病患的精神疾病,其實需要醫師和病患間有充分交流與溝通,才能確立正確診斷,針對最核心的病因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讓病患重拾人生的主控權,不再被酒精綑綁。

(作者為花蓮慈濟綜合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