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臟疾病術後 心肺復健迎新生

2018/09/12 06:00

▲復健科門診進行心肺復健時,會先安排心肺功能測試,並根據測試結果開立復健處方。(照片提供/陳冠誠)

文/陳冠誠

「醫師,我可不可以自己在家裡做運動就好了?」我有很多心臟疾病的病人,第一次到復健科門診診間時,都會這麼問。

國人普遍不清楚心臟疾病患者病況穩定後,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需要進行心肺復健。藉由心肺復健,可以有效減少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

對象包含:心肌梗塞、開心手術、瓣膜手術、心臟衰竭及心臟移植等心臟疾病都需要做復健。很多病人出院後,一動就喘,連爬樓梯到二樓都沒辦法一次爬完,中間需要休息,像類似這種情況,就很需要做復健。

過去國內以健保資料庫所做的研究發現,僅20%心臟疾病病人出院後有進行心肺復健。這樣的比例明顯太低,這也是因為國人普遍不了解心臟疾病出院後需要做復健所致。

心肺復健是藉由運動的方式,有效提升心輸出量、增加最大攝氧量、提升周邊組織對氧氣的利用,以提升病人的運動能力,減少再住院率及相關併發症。

其實病人在急性期尚未出院前的住院期,就應該開始復健,目前國內各大醫學中心在住院期間都有早期會診復健科,早期下床、訓練生活功能自理,讓病人出院回家後能有基本的生活自主功能。

而在急性期後穩定出院,即需到復健科門診進行心肺復健,此時會先安排心肺功能測試,並開立運動處方,讓病人在較高強度且相對安全的情況,進行復健訓練。

回到最初的問題:「醫師,我可不可以自己在家裡做運動就好了?」然而,在家自己運動的問題是,強度若太低沒有訓練效果,強度太高則有風險,因此還是會建議病人能在復健科做監控下的心臟復健。

門診經過數個月的復健訓練結束後,即進入維持期,此時若沒有持續維持訓練,心肺功能則會退步。因此會幫病人安排心肺功能測試,並依據檢查結果,給予持續居家運動的建議。

出院後,才是生活的開始,持續積極心肺復健,可以讓生活更加自主、更有品質。

(作者為亞東醫院復健科專任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