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左耳悶悶的 竟是耳膜黃色瘤

2017/12/09 06:00

耳道內塊狀的黃色瘤(箭頭處)。(照片提供/陳建志)

圖.文/陳建志

一名40歲男性左耳總覺得「悶悶」的。原本以為是耳垢黏在耳膜上,但他不斷點耳藥水,症狀依然沒有改善。

就醫時,醫師從耳道顯微內視鏡中,發現他的左側耳膜表皮內,竟然包覆著兩片黃色的塊狀物,顯然不是耳垢。

患者表示,身體很健康,完全沒有任何慢性病,醫師仍建議他應當要接受抽血檢查(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方案),結果顯示,他的總膽固醇指數過高,接近300(正常值為120-199mg/dl)。

說真的,從未罹患過慢性中耳炎的患者耳膜上,其實不太容易見到黃色的塊狀物,該患者所罹患的,其實是耳膜黃色瘤,這是一種膽固醇沉積在身體溫度較低或血流速較低處,所引起的疾病,特別是在手肘、足踝、眼皮、角膜等。

隨著膽固醇顆粒愈沉積愈多,想要吞噬膽固醇顆粒的巨噬細胞也跟著愈聚集愈多,最後就會形成黃色的瘤狀物,嚴重時還會突起來,好像梅花鹿身上斑點,偏偏有些案例會出現在耳膜上,影響到鼓膜對於聲音傳入時的波動,造成耳悶感,有人還會因此出現輕度的耳鳴,並非「聽力老化」。

在有遺傳性黃色瘤家族病史者,倘若罹患高膽固醇血症時,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黃色瘤。這種疾病的治療以口服降膽固醇藥物為主,當然飲食控制也很重要,應該要儘量避免動物性脂肪,避免吃洋芋片、餅乾、泡麵等可能含有高量膽固醇的食物,這樣才能使血中膽固醇減少,也間接使黃色瘤逐漸消失,更可以避免動脈粥狀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病變。

患者在規則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及飲食控制3個月後,血中膽固醇也降到正常範圍內(120-199mg/dl),左側耳膜恢復往日的清澈,左側耳悶感也完全消失了。

其他會造成耳悶的疾病還包括慢性中耳積水或鼓膜炎,最重要的,若持續感到耳悶時,宜正確就醫。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