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香蕉自由出口 再造「金蕉」王國

2005/01/02 06:00

記者丁勻婷、曾慧雯、楊雅民╱專題報導

實施三十年,由青果運銷合作社單一窗口集貨外銷的香蕉貿易制度,今年起正式走入歷史,完全開放自由出口,改由產銷團體自由出征日本拓銷,衝刺台蕉在東瀛市場的市佔率,合力重塑台灣「香蕉王國」神話。

台灣香蕉在日據時代,深受日本天皇青睞,自一九○二年開始試銷日本,至今已有長達一百零三年的歷史,民國五十二年日本開放香蕉自由進口,當時政府特地整合國內香蕉出口商結構,由青果社統一供果,負責集貨、選別、檢驗、包裝和輸送。

為避免獨佔壟斷,當時出口配額實施「五五出口制」,即青果社和出口商的出口配額各佔五成,民國五十六年台灣香蕉產業達全盛期,全國香蕉契作面積達五萬二千餘公頃、總產量達六十五萬三千八百公噸。

外銷日本的數量,更一舉衝高至二千六百餘萬箱,達三十九萬四千九百六十六公噸,在日本香蕉市場有九成市佔率,成為當時台灣外銷金額居冠的產品,在農業掛帥的五○年代,與蔗糖、稻米,並列「台灣外銷產品三傑」,每年至少為台灣賺進三分之一外匯。

在那個年代,香蕉在台灣人眼中簡直就是「綠色黃金」,蕉農更是那個年代的新貴,香蕉主要產地高屏地區和南投中寮鄉,更因蕉農豐厚的收入,帶動高樓洋房、酒家茶室興起。

住在高雄縣旗山鎮和南投縣中寮鄉的老一輩居民就常聊起,由於蕉農出入酒家給小費出手闊綽,五、六○年代酒家女見到穿著沾黏蕉汁汗衫的蕉農,竟比見到穿著筆挺西裝的客人還要殷勤。

不過,這樣的商機卻維持不到十年,立即遭中南美香蕉分食。

民國六十年中南美洲多國公司利用雄厚資金,以菲律賓為香蕉生產基地,再低價進攻日本香蕉市場,重挫台灣香蕉外銷市場,短短不到十年,台灣銷日香蕉數量就萎縮了約四倍,至民國六十五年已大減至八萬一千六百八十九公噸。

迎戰菲律賓香蕉搶市的衝擊,民國六十三年政府決定仿效中南美洲模式,廢除「五五出口制」,同時動用行政命令,指定青果社整合各地分社,單一窗口統籌辦理香蕉外銷,以抬高台灣香蕉銷日的議價能力。

往後,台灣香蕉要外銷日本,在國內統一由青果社集貨出口,日本則由業者組成「台灣生鮮香蕉輸入協議會」,兩國以單一窗口對談進行台蕉貿易,開啟台灣香蕉外銷產銷一元化制度時代。

無奈日本「台灣生鮮香蕉輸入協議會」成立,有權決定日本香蕉貿易商購蕉權利,限制台灣香蕉輸日的通路,使得台灣香蕉輸日一時間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出口議價能力削弱。

加上此時,台灣香蕉又感染了有「香蕉癌症」之稱的黃熱病,香蕉產業急速萎縮,產量和外銷數量年年衰退,使得外銷一元化制度還是無法重振台灣香蕉王國的雄風。

根據農委會統計,去年日本香蕉市場消費量為九十七萬公噸,較民國五十六年的年消費量約五十萬公噸成長近一倍,但去年台灣外銷日本的香蕉卻已大縮為三萬三千公噸。去年更因台灣香蕉產業受到颱風災害肆虐,貨源有限下,出口至日本的數量僅達一萬七千九百八十八公噸,在日本香蕉市場的市佔率下滑至三%,創下歷史新低。

台灣外銷日本香蕉數量年年萎縮,使得多年來許多出口商已高分貝的要求政府改革由青果社統籌出口的一元化制度,開放自由出口。

農委會國際處表示,台灣外銷香蕉近十年來,農民每公斤實得約十元至十五元,所得偏低甚至虧本,造成農民不願交貨、出貨品質不穩,而蕉農所得若未見提高,也成為台蕉外銷的最大隱憂。該會評估後認為,自由出口可直接接單,縮短運銷時間,有助活絡外銷市場。

但青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蔡平貴指出,台灣香蕉的問題在於蕉農還是小農經營,菲律賓香蕉七至八個月就可收成,台灣香蕉得栽種十一至十三個月經過糖化收成才好吃,生產成本過高,再加上台灣蕉農人口老化,香蕉產量逐年萎縮,即使開放自由出口,總生產量有限,仍難抵擋菲律賓香蕉大量、低價的競爭。

蔡平貴說,十年前台灣柑橘由青果社統一供果、分級外銷的產銷一元化制度,開放為自由出口後,就因出口商價格廝殺、品質參差不齊,二年後一粒柑橘都沒辦法賣出去,至今國內柑橘年年產銷失衡。

青果社老員工認為,香蕉開放自由出口後,若政府未做好品質管控,不出半年,台灣香蕉恐將步入柑橘後塵,陷入產銷失調。

值此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產貿易自由化之際,農委會選擇將實施三十年的香蕉外銷一元化制度改為自由出口,乍看是符合貿易自由化精神和趨勢。

但台灣香蕉遲遲在日本市場無法重拾戰鬥力,更大的問題恐不僅止於出口商的結構問題,而是台灣小農經營模式,香蕉銷日長期以來,損耗率高達廿%的問題,這項罩門若無法化解,就算讓更多的出口商分頭拓銷,蕉農依舊會血本無歸。

青果社一頁傳奇 風光遠矣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百年青果社曾經點「蕉」成金,打造台灣「金」蕉王國傳奇,褪去台灣香蕉銷日唯一窗口的獨佔優勢後,青果社若未及時轉型,營運困境恐將日日加劇。

老一輩的青果社員工都記憶猶新,民國五○年代,當時青果社理事主席兼總經理吳振瑞,在日本開放香蕉自由進口後,憑藉著靈活的外交手腕,令日本進口商爭購台灣香蕉,創下年銷量約四十萬公噸的台灣香蕉黃金歲月。

當時蕉農均把打造「綠葉金蕉」傳奇的吳振瑞封為台灣「蕉神」與「香蕉大王」,吳振瑞每次出差到日本更備受禮遇,一下飛機,紅地毯就從停機坪一路鋪到貴賓室相迎。

青果社在民國五、六○年代,靠著社員每人每年繳交一百元社股,及幫蕉農外銷香蕉抽取營業額四%的管理費,就足以紅透半邊天,國父紀念館興建和外貿協會成立,青果社均贊助龐大費用。

由於銷日香蕉源源不絕,民國五十七年青果社更一度向蕉農抽取高達三億多元的造船基金,計畫自行打造「香蕉船」運送香蕉,最後政府以該造船計畫恐影響其他船公司生計為由而反對,香蕉船計畫因此胎死腹中。

隔年,青果社為慶祝週年慶,特地打造了三十兩純金金花籃、金碗、金盤、金杯要送給當時的政府官員,結果遭政府以違反總動員法中禁止金器買賣為由,爆發「金盤金碗舞弊案」,吳振瑞連同官員共十餘人入獄。

就在吳振瑞鋃鐺入獄後沒多久,菲律賓香蕉成功分食台灣香蕉市場,青果社的地位也逐漸動搖。

青果社坦承,受到過去大張旗鼓貸款在鄉下買地,難以出售影響,目前貸款金額高達二十七億元,每年利息支出達一億多元,幾年前利息壓力還一度飆到二億多元。

前農委會主委陳希煌任內,更一度傳出青果社負債約三十億元,內情不單純,已蒐集相關事證移送檢調單位偵辦,直言青果社積弊很深,需要大力整頓。

近五年,青果社的財務表現已由高峰跌到谷底,每年收取的一千五百萬元社股,加上約八千萬元的蕉農香蕉外銷管理費,還不足以填平銀行貸款的利息壓力而年年虧損,九十一年虧損七千多萬元、九十二年虧損三千六百萬元。

青果社理事主席蔡平貴表示,青果社目前雖然已出口香蕉、芒果、荔枝、鳳梨等多項水果,但香蕉收入仍佔青果社大宗。

蔡平貴說,台灣香蕉開放自由出口後,青果社失去獨家統一供果的外銷優勢,營運確實是雪上加霜,得好好思索轉型計畫,社員們很重視,元月三日將齊聚高雄共商轉型大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