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限煤戰 雲林縣府贏了
官司打輸了 台塑要上訴
〔記者林國賢、黃淑莉、張慧雯、林筑涵、李欣芳/綜合報導〕雲林縣政府將台塑六輕許可證審查期由5年縮為2年,並要求減少生煤使用量2成,台塑不滿、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但昨遭到駁回。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尊重判決但感覺很遺憾,一定會提上訴、有必要更會提出國賠!」
因六輕的汽電共生廠會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外界憂心此舉是否影響夏天供電?台電表示,5部機組每年售電約2.4億度,佔全體電力系統不到1%,影響不大,但憂心引起骨牌效應。
雲縣府指有利空污防制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判決結果對雲林縣空污防制有正面意義。他強調,根據污染防制計畫書訂定之減量目標中,工業應削減比例為77.5%,電力設施又屬污染主要貢獻源,環保局參考台塑歷年生煤實際使用量,提出削減生煤使用量及縮短許可證。
台塑化稍後發出長達上千字的聲明稿,「對法院3月1日判決表示尊重,但對結果未符期待,也深感遺憾、無奈與無法理解。」台塑化直指,世界各國對於空污操作證照規定,均由中央制訂授權地方執行,反觀我國卻將空污管制標準變更權限由中央下放地方,造成各地標準不一。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台塑一年16部汽電共生機組售電約22.7億度,其中5部機組為2.4億度,售電度數很少,若執行生煤減量20%,售電度數約減少0.5億度,以全體用電系統一年約2000億度來看,比例很小。
台塑麥寮管理部副總陳文仰直言,蔡政府一再強調振興經濟,卻不替依法經營的企業主持正義。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PM2.5污染源,燃煤佔2%、汽機車佔36%、中國塵霾佔27%,環保團體卻把矛頭都指向六輕。
政院指對供電影響不大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這項判決對供電影響不大。至於判決是否影響未來經濟發展?徐國勇說,環保與經濟發展在某一程度上會有些衝突,但更多應該是相輔相成,現在技術越來越進步,30年前的發電機組跟現在的機組,污染程度不一樣,應該不致影響經濟發展。
環保署空保處昨說,雲林位於三級空品防制區內,地方政府可針對固定污染源指定削減,但今年將訂定指定削減的行政規定讓地方政府遵循,例如指定削減應要求工廠須先達到最佳可行技術、從源頭管理等,「不能一下要求業者削多少就削多少」。
台灣生態協會雲林工作站主任陳清圳表示,企業在發展經濟時原就該改善製程,減少對環境污染,他認為台塑有能力改善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