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據點與公托並存? 沙鹿埔子市民活動中心用途意見分歧

埔子市民活動中心為4層樓的大型活動中心。(市府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台中市沙鹿區公托嚴重不足,民眾建議市府善用去年落成的埔子市民活動中心設置公托,但地方里長及民眾反映,該活動中心目前提供長者關懷據點等使用,恐彼此干擾,建議公托改設在即將興建的社宅一樓;民政局及沙鹿區公所表示,因地方意見分歧,將暫時維持現狀。但市府強調,會正視並妥善協調各方意見,務求讓社區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朝向兼顧托育與社區並存發展的多元雙贏局面邁進。
埔子市民活動中心為具綠建築標章的現代建築,由市府自籌6345萬4000元興建,基地面積2999平方公尺,為地上4層建築,總樓地板面積1236平方公尺,屬於大型的活動中心。
由於沙鹿區人口去年突破10萬人,其中兩歲以下幼兒就有近2000人,目前僅有福興里一處公托25個名額,候補人數卻多達170人,市議員楊典忠在市政質詢指出,沙鹿托嬰中心的排隊人數是收托員額的6倍以上,是台中托嬰中心候補最多人的區域,有家長等了2年仍無法送托,顯見沙鹿區公共托育設施布建速度過慢。
沙鹿區有年輕家長反應,自己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排隊等公托,等了近1年仍未有消息,只能轉向私托或由家人幫忙,讓她身心俱疲。她認為市府若能善用現有公共設施,既然有埔子市民活動中心這類基礎設施完善的場域,會是最務實的做法。
埔子里長蔡伶青等認為活動中心空間有限,若將托嬰設施與長者活動共用,恐造成雙方互相干擾,兩者作息與需求存在明顯差異,恐影響使用品質,也可能引發鄰里間的摩擦,因中央將在附近興建一百多戶的社宅,建議市府未來向中央租用,利用社宅一樓設置公托及日照中心,以兼顧長者與幼兒的權益。
對於上述不同聲音,市府表示,將秉持公平、公正原則審慎處理,未來將透過實地勘查與廣納在地意見,提出兼顧托育與長者活動的空間調度方案,包含使用時段彈性調整、隔音與動線優化等技術手段,確保設施共用無礙。
市府強調,將以最大誠意與效率協調地方,活化閒置空間、提升社區整體服務量能,讓孩子有托可送、長輩活動不中斷,真正打造共融共榮的社區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