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高教外交再出擊!疫後首次歐洲高峰會 台法、台比高教領袖論壇將登場

台灣與法國高等教育高峰會去(113)年在台灣、台師大舉辦,共有40校、近百位台法高教代表參與。(教育部提供)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高教外交再出擊!Covid-19疫情之後,首度在歐洲以「高峰會」形式,實體舉辦「台灣與法國高教領袖高峰會」及「台灣與比利時高等教育圓桌會」,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FICHET),和法國里爾大學、比利時法語共同體國際關係總署等舉辦,教育部國際司長李毓娟、我國與法國、比利時多所大學校長及國際主管參與。
台法實體論壇去年在台灣舉辦,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邀集40所學校、近100位台法高教代表參與。今年6月17日至18日在法國里爾舉行,台灣與法國的高教界領袖,將藉此加深台法高教在科研合作、產學連結、人才培育、語言教學等關鍵領域的夥伴關係,並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高教國際化策略,推廣雙聯學位、師生交換、共同研究、產學研合作等成果。
此外,,19日至2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台比高教圓桌會」,將聚焦於「小國如何因應大鄰挑戰」等議題,探討高教的國際化策略與機會,論壇包括主題演講及策略分組座談,交流彼此在國際高教合作方面的經驗與模式 。
台法高教高峰會和台比高教圓桌會具多重意義,除了深化台灣與法國、比利時的雙邊高教合作,也回應地緣政治與高教國際化趨勢挑戰,包括強化中小型民主國家的高教連結,台灣與法、比地理距離雖遙遠,卻共享民主、學術自由、人才流動等價值,法國更是歐陸高教重鎮,雙方將深化在戰略協作與學術自主性對話。
與會者包括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國際大學等大學領袖,法國則有巴黎薩克雷、里爾、格勒諾布爾等代表出席,體現雙邊制度性合作的升級。
高教界人士分析,台法高峰會與台比高教圓桌會串聯,顯示台灣在歐洲高教外交的「北法—比—德教育弧線」,在歐洲高教與研究區格局下,台灣透過高層對話布局學術參與及科技戰略合作空間,不只是教育交流,更是台灣深化國際連結、塑造制度影響力與鞏固學術主權的重要外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