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農改場攜手苗栗縣府 打造「貓貍丹參」品牌

丹參目前在苗栗栽種面積約3公頃。(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丹參是活血化瘀、養心安神的中藥材之一,過去都是農民零星種植為主,農業部苗栗農業改良場和苗栗縣府合作,在當地推動契作,苑裡鎮農會輔導產銷班以「貓貍丹參」為品牌,並且將丹參製作為各種食補產品,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丹參的好。
過去丹參主要栽種區域在花東,栽種面積約20公頃,苗栗近年也推廣種植,並採契作生產模式,苗栗農改場場長呂秀英表示,丹參是每年9月種植,隔年5月就可收成,丹參為唇形科,不同屬於五加科的人參,丹參適合溫補。
為讓丹參適應當地風土環境,呂秀英表示,不只篩選丹參種子品質,也讓農民提供種子讓育苗場育苗,節省一半以上的育苗費,並導入機械採收,節省3成人力,目前苗栗丹參種植面積約3公頃,全數都有產銷履歷,並且採收後會再單株篩選種子,讓栽培的丹參所含有的丹參酮都高於0.15%,符合台灣中藥典規定。
呂秀英表示,目前已開發許多丹參產品,除有鮮根可供溫補燉煮,也開發藥膳冷凍料理包、複方茶包等商品,她指出,丹參的營養元素丹參酮為脂溶性,因此燉煮湯頭後浮的紅油就是丹參酮,民眾可安心食用。
苗栗農業處處長陳樹義表示,為讓當地種植的丹參有品牌特色,因此取苗栗諧音名為貓貍丹參,未來希望還可推出丹參酒等各種產品,近年每年11月也會舉行丹參節活動,丹參開花時為紫花,丹參田開花就會彷彿鋪上一層紫地毯,希望更多民眾到苗栗賞丹參品丹參。

苗栗當地的丹參都有產銷履歷驗證。(記者楊媛婷攝)

苗栗農改場與苗栗縣府共同打造貓貍丹參。(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