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觀光地標 墾丁大街夜市力圖轉型邁向合法化管理

墾丁大街夜市是南台灣觀光地標。(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墾丁大街夜市這個南台灣觀光地標,過去因攤位消費問題、公地占用與環境髒亂,近年屢遭酸民針對性「霸凌」,如今改革曙光乍現。恆春鎮公所二月通過攤商自治條例送交屏東縣政府,盼透過合法化管理,讓「墾丁」不再成為譏諷代言詞,夜市重拾觀光招牌光環。恆春鎮公所坦言,面對歷史共業,壓力沉重,攤位與道路規劃耗時費力,公平性更是一大挑戰,但改革勢在必行。
為了解決攤商合法化程序,鎮公所召開地方說明會,計畫成立獨立攤商自治管理委員會,負責夜市運作、清潔管理及消費糾紛,並在公所監管下運作。屏東縣政府則承擔道路養護責任,陸續規劃攤位設施帶及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力求讓遊客對墾丁夜市改觀。
整頓說明會中,社區發展協會呼籲,組織架構應盡速確立,勿讓改革停滯,「不管誰來管理,先動起來!」攤商們則積極響應,提議召開會員大會,統計攤位數量並成立管理委員會。
現任管委會主委曾春惠強調,將組織臨時攤商志工團隊,展開初步規劃,展現自發改革的決心;墾丁里長劉琴鳴則提到,白天攤位占用道路導致景觀混亂,建議尋找適當地點安置攤商,避免影響觀光形象。
經過屏東縣府、鎮公所與攤商討論,初步結論由現有管委會暫代管理,盡快完成攤位盤整及會員大會組織設立,作為與鎮公所的對口單位。縣府原則同意暫時延長臨時市集運作時間,預計暑假後完成全新管委會登記,邁向合法化管理。曾春惠表示,攤商們期待透過自治,讓夜市環境更整潔、經營更規範,吸引更多遊客。
這場改革不僅是墾丁夜市的轉型契機,也是地方觀光產業的關鍵一步。過去,墾丁大街因攤位無序擴張、違規占用道路屢遭批評,甚至成為國旅負面代言詞,如今在縣府、公所與攤商三方協力下,夜市有望脫胎換骨。屏縣府交旅處指出,未來將結合在地文化特色,打造具墾丁風情的夜市品牌,讓遊客感受南國海濱的獨特夜間市集魅力。
「這是最後一哩路,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墾丁夜市一定能成為國旅驕傲。」管委會主委曾春惠說,隨著暑假旺季將至,夜市改革的成效備受矚目,墾丁大街能否甩開滷味、調酒、烤玉米等消費刻板印象,重現觀光榮景、大展鴻圖,全台灣都在看。

墾丁大街夜市深受遊客喜歡。(記者蔡宗憲攝)

為了解決攤商合法化程序,鎮公所召開地方說明會,計畫成立獨立攤商自治管理委員。(記者蔡宗憲攝)

為了解決攤商合法化程序,鎮公所召開地方說明會,計畫成立獨立攤商自治管理委員。(記者蔡宗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