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建湖內大湖地區抽水站、雨水箱涵 提升區域排水效能

高雄市水利局投入2.7億元經費,於湖內區大湖地區新建1座抽水站,提升區域排水效能。(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投入2.7億元,於湖內區大湖地區新建1座抽水站,裝設2組2.5cms抽水機,並增建長1公里分流雨水下水道,工程目前已完成啟用,提升區域排水效能。
湖內區田尾里、大湖里等一帶,人口密集卻地勢低漥,又受到二仁溪排水頂托影響,每逢豪雨二仁溪水位高漲,外水影響內水排放,造成地方容易積淹水,長年飽受水患威脅。
水利局為強化地方排水效能,推動「大湖地區L幹線雨水下水道及抽水站工程」,總經費2.7億元,爭取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全額補助,工程增設1座抽水站,並新建1條分流雨水下水道,將大幅改善地方長年排水不良問題。
水利局表示,工程新建1座抽水站,包括前池及抽水機組,總面積1378平方公尺,裝設2組2.5cms抽水機,提供5cms抽水能力,加快排水效能,並預留設備空間與系統介面,未來視實際需求與經費,能夠快速擴充規模。
抽水站體採灰黑白色系搭配,規畫地下1層、地上2層,以文化瓦斜屋頂設計,保留瓦片組成屋頂,既復古又現代,外牆為仿清水模塗料,融合地方特色,兼具實用與美觀。
工程也增建1條長1095公尺、寬2.3公尺箱涵式雨水下水道,有效分流湖內區雨水下水道系統7.5cms水量,避免大量雨水直接排入市區,搭配抽水站運作,可迅速將雨水排入二仁溪,提升整體排洪效能。
水利局說,工程自112年1月31日開工,目前已完成啟用,將有效改善地方排水瓶頸,兼具蓄洪與水位調節功能,提升區域排水效能,確保地方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水利局也自籌800萬元經費,推動湖內區田尾里水防道路增設工程,將於抽水站附近新設1條水防道路,全長391.7公尺,將於6月中開工,預計11月完工,除作為抽水站日常維護通道,也將提供災時應變通行,提升防災應變能力與韌性。

高雄市水利局投入2.7億元經費,於湖內區大湖地區新建1座抽水站,提升區域排水效能。(記者陳文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