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公館圓環填平地下道 李四川:減少事故縮短工期

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拆公館圓環是重大市政議題,已指示副市長李四川(右)召集跨局處會議處理。(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拆公館圓環,預計在6月28日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引起文山區通勤民眾的疑慮;李四川受訪說明,未來平面仍有專用公車道,只需多等一個紅綠燈,且可解決頻繁的擦撞事故,工期也不用拖長到一年半,造成交通黑暗期。
李四川說,公館圓環處理要多種角度,若從處理交通流量來看,維持現狀是最好的,但擦撞意外多;若從解決交通事故來看,填平地下道是最好的方法,缺點是公車專用道地面化,要多等一個紅綠燈;折衷的方案是維持地下道又讓路口正交,雖然優於前兩者,公車族也較能接受,但工程難度增高,工期拉長影響交通,民眾會更無法忍受。
李四川受訪說明,圓環中間是鏤空的,要讓車行在平面必須打鋼板、樁來承載,評估要施作38支樁,而捷運位在地下約17米處,打樁到約15米就會碰到捷運頂板,不能打太深;上面又有基隆高架橋無法使力,工程進度無法快,施工期間機具占據一線車道,又會影響車流,估計工期約要一年半。
他說,填平地下道後,地面仍有公車專用道,公車只需停一次紅燈;且從羅斯福路左轉基隆路會有兩個左轉車道,足夠空間儲存機車數量,可以減少過去綠燈直行車輛擦撞到因車道空間不足溢出來的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