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市民生社區都市更新公展 居民盼提高容積率

    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民生社區過去效法美式社區,對於住宅建蔽率、容積率、人行空間都有限制。(記者蔡思培攝)

    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民生社區過去效法美式社區,對於住宅建蔽率、容積率、人行空間都有限制。(記者蔡思培攝)

    2025/02/18 13:14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大都更時代來臨,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民生社區過去效法美式社區,對於住宅建蔽率、容積率、人行空間都有限制。如今建築老舊,居民期盼鬆綁規範進行都市更新。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希望將住宅用地建蔽率上限放寬至55%,但容積率上限仍維持200%,部分人行道將修正為帶狀空間。社區居民、當地民代都認為容積率過低應再提高,也擔憂人行道修正影響行走空間。

    都發局解釋,容積率放寬牽涉到全市各區域,暫時無法放寬,但台北市還有防災型都更、民生汐止線TOD等容積獎勵規定可申請,社區最後總計的容積量仍可提高。至於人行道修正為帶狀式空間,是由於舊有規範僅寫人行道,但路上可能有植栽、自行車道等,此次修正寫明人行道淨寬,反而可保障人行空間。

    民生社區都市更新計畫範圍以敦化北路、民權東路、塔悠路及延壽街所圍區域為計畫範圍,面積約127.8公頃,除有住家,還有商家、學校、公園。建築多為雙拼及四拼連棟4層樓公寓,建物屋齡落在37至65年。

    民國69年訂定的民生社區管制規定,規劃社區住宅用地建蔽率不得超過50%,容積率不得超過200%;社區建築基地應在道路兩旁各留設2公尺至4公尺人行道。然而50年過去,房屋逐漸老舊,居民期盼都更的聲音也越來越大,過去的容積率限制也引來居民反彈,居民多次提議希望將容積率放寬至225%。

    都發局指出,未來擬將民生社區住宅用地建蔽率上限由原本50%放寬至55%,容積率上限仍維持200%;但基地若受松山機場航高限制,地建蔽率可放寬至75%。都發局也針對人行空間限制修訂,寬度未達18公尺道路要留設3公尺以上帶狀式開放空間,人行淨寬至少1.5公尺;寬度18公尺以上道路,則要留設4公尺以上帶狀式開放空間,人行淨寬至少2.5公尺。

    住在民生社區的區議員秦慧珠指,居民都希望將民生社區容積率從200%放寬到225%,市府雖未同意,但有將民生社區劃入更新單元,只要房屋是在民國63年前所蓋,就可享劃地更新單元以及適用危老建築,可增加30%容積。另外,民生社區也可搭配捷運民生汐止線TOD獎勵,民汐線捷運站500公尺內房屋最高可再獲30%容積獎勵。

    立委王鴻薇也指,她身為民生社區居民,對於容積率無法調整感到非常不滿,民生社區200%容積率過低。她也關心未來社區發展,民生社區未過度商業化,是良好住宅環境,希望都更後也不要過於商業。

    民生社區住民徐小姐指,社區居住舒服的原因是人行道寬敞,即便推輪椅仍很好走,不解都發局為何不放寬容積率,反而將人行道縮成帶狀空間,她也擔憂帶狀空間最後被佔用。富錦里里長李煥中也提到,目前帶狀空間多由建築基地的管委會負責,重建後的植栽、鋪面會不會變成住戶負責。且人行道空間反而下降,也可能影響居民行走舒適度。

    都發局自1月24日至3月4日針對民生社區都市計畫公開展覽40天,期間內民眾若有任何意見,都可向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提出,都委會將再開會審議,並針對細部計畫公告發布實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