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指示效期14天以內才可標鮮乳 農業部、食藥署皆證實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左起)、劉建國、蔡易餘、莊瑞雄、陳冠廷等共同舉行公聽會,為酪農請命,指出長效乳不可名為長效鮮乳。(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紐西蘭進口乳今年起輸入0關稅,中華民國乳業協會、酪農方都爭取進口長效乳不該稱為鮮乳,乳業協會今(11日)表示,政院已指示標示「鮮乳」名稱的乳品,效期不可超過14天(含14天),農業部證實已接獲指示,食藥署表示,會朝向效期14天以內才可稱鮮乳方向進行。
衛福部去年預告效期可長達30天的乳品可名為「延長保存期限鮮乳」、「長效鮮乳」、「ESL鮮乳」,引起酪農產業反彈,認為這是幫助外國乳業屠殺台灣酪農,衛福部後來重議,但迄今仍對名稱未提出草案,酪農對衛福部遲遲未對長效乳名稱正名不滿,並揚言不排除上街抗議,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表示,有接獲消息,政院有指示標識鮮乳名稱的乳品效期不可超過14天,進口鮮乳的認定標準跟國內鮮乳的標準一致。
目前國內對於鮮乳的定義為是指以「100%的生乳」為原料,經過加溫殺菌包裝後,需要冷藏,可供飲用的乳汁,並未規定效期,對於酪農協會表示鮮乳效期不可超過14天,農業部證實已接獲政院指示,並指出政院針對此議題召開內部會議討論,會中農業部有再次表達,在一定保鮮期內的乳品才能標示鮮乳,在會中也達到共識,但後續仍待行政院最終拍板決定。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鍾佳濱、劉建國、莊瑞雄、陳冠廷等今與乳業協會共同舉行公聽會,衛福部食藥署代理署長林金富表示,雖尚未接獲政院指示,但基於政府一體,對於進口乳的名稱,將朝向效期在14天以下的乳品才可標示鮮乳,至於ESL乳的名稱,則擬採農業部建議的「長效乳」名稱。
公聽會的現場酪農代表則擔憂是否還會有變數,有酪農代表指出,衛福部去年6月預告效期達30天乳品的中文名稱可為長效鮮乳後,就有許多業者特別更改這類乳品的包裝,過去包裝是「Whole Milk」的乳品,就改為「Fresh Milk」,內容物標示也都改為鮮奶,有將二級乳品的ESL乳充為一級乳品鮮乳之嫌,劉建國則透露這週院會就會拍板定案,要酪農不要擔心。
另為鼓勵手搖飲等業者採用國產乳品,食藥署鼓勵業者自行揭示乳源,農業部也提供獎勵,林金富表示,目前願意採用國產乳品的手搖飲業者已有21家。

國內酪農指出,效期超過30天的乳品名稱不應再稱為鮮乳。(記者楊媛婷攝)

有酪農指出,品牌長效乳品的英文名稱是Whole Milk,但去年衛福部食藥署6月預告效期長達30天的乳品也可稱為長效鮮乳後,廠商在中文說明中立刻標明是鮮乳。(記者楊媛婷攝)

有酪農指出,品牌長效乳品的英文名稱是Whole Milk,但去年衛福部食藥署6月預告效期長達30天的乳品也可稱為長效鮮乳後,廠商在中文說明中立刻標明是鮮乳。(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