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清大 陽明交大也爭取與中華大學整併

不只清華大學,陽明交大也積極爭取與中華大學的公私整併,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證實他也提出四大整併合作方案跟中華大學董事會報告,認為少子化浪潮步步進逼,連國立大學都難置身事外。(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私立中華大學上週五(11月22日)拋出高等教育震撼彈,宣佈7億校產與校舍校地「全捐」與國立清華大學整併,消息一出引發清華與中華兩校師生議論,其實不只清大,鄰近的陽明交大先前也積極爭取與中華大學整併,最後中華大學選擇與清大整併,除清大提出清華(平方)科技園區及以半導體學院方案打動董事會,主要是因清大是中華最早考量公私整併的大學,最早接觸,基於誠信原則,才未考慮與其他大學整併。
清華大學與中華大學將整併的訊息曝光後,有清華學生認為校方併其他學校是自降校格,更認為與中華大學合併,恐被誤解未來中華大學的學生可領清大畢業證書,讓隔壁的陽明交大學生笑喊「不屑」與中華大學合併。
實際上,除清大與中華談公私整併,陽明交大也積極想「搶親」整併中華大學,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今天受訪證實,2-3週前他確實率校內高層團隊到中華大學提出整併方案,當時他提出4大合作方案,包括高科技管理學院及機電學院和建築系所整併,最後是結合陽明交大醫療資源,期打造高齡化社會的高階人員養生村等4大方案,甚至提出可保留「中華」校名,以「陽明交大中華校區」希望打動中華大學董事會。
林奇宏說,得知董事會最後通過與清大整併,他只能給予祝福,但現今少子化浪潮已步步進逼,所有高等教育都無法躲過此大浪,只有積極面對及調整心態,才能因應少子化趨勢,不能等大浪來襲被淹沒。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說,清大是校方較早接觸的國立大學、接觸時間比較長,董事們謹守誠信原則,優先選擇清大。不過,陽明交大的構想也很棒,董事們決定先投票表決清大案,清大案不過再討論陽明交大案或其他備案,但結果是沒有機會討論其他案;且中華大學停招後,會照顧好校內的學生,讓所有學生畢業後再「捐」給清大,所以不會有中華大學學生拿清華大學畢業證書情況。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說,因與清華大學較早接觸,因此董事會基於誠信原則,優先通過與清華大學整併。(記者洪美秀攝)

不只清華大學,陽明交大也積極爭取與中華大學的公私整併。(記者洪美秀攝)

不只清華大學,陽明交大也積極爭取與中華大學的公私整併,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說,因與清華大學較早接觸,因此董事會基於誠信原則,優先通過與清華大學整併。(記者洪美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