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山陀兒颱風慢吞吞 成大水文中心靠30浮標24小時緊盯外海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總動員,密切觀察部署在台灣沿海的30個海氣象資料浮標。 (圖由成大提供)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總動員,密切觀察部署在台灣沿海的30個海氣象資料浮標。 (圖由成大提供)

    2024/10/02 23:12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山陀兒颱風已經在台灣南部近海滯留超過48小時,帶來強勁風浪與惡劣天候不容小覷。針對此情勢,國立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啟動全天候監控機制,總動員密切觀察部署在台灣沿海的30個海氣象資料浮標,外海的瞬間浪高超過15公尺。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指出,山陀兒已在海上滯留數十小時,海面吸收強風能量,波浪愈長愈高,10月份西南海域平均浪高僅約1公尺,山陀兒已經帶來數倍的極端波浪,截至今(2)日下午,已經有15個測站觀測到超過5公尺巨浪,外海的瞬間浪高甚至超過15公尺,且這次颱風大浪持續時間甚長,相當少見,對海岸衝擊之大可以想像。

    成大操作的浮標系統遍佈台灣南部外海、台灣海峽及北部海域,涵蓋了受山陀兒颱風影響最嚴重的區域。浮標系統負責即時監測風速、浪高、海流、氣壓、氣溫、海溫等重要海氣象數據。透過高科技感測設備,浮標能夠即時將收集到的數據經由無線或衛星傳輸至成大近海水文中心的數據平台進行即時品管與分析。浮標是海上唯一的現場觀測站,浮標數據能夠協助數學模式更精確地預測颱風路徑和影響範圍。

    水文中心技術團隊表示,這30個浮標系統設計相當堅固,能夠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穩定運作,確保數據不中斷。每個浮標每小時更新1次數據,優於世界氣象組織WMO要求的每3小時觀測1次,並且具有自動回傳功能,這些關鍵的海洋資訊在品管後會傳遞至中央氣象署、水利署、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港灣中心等單位,作為防救災應變的科學依據。

    山陀兒風浪今日傳出已在屏東造成海堤損壞,水利單位已經做了緊急的處理,隨著颱風狂風巨浪持續吹送,預期海岸衝擊還會加劇。董東璟表示,浮標是由成大自行研發設計和佈放,為完全本土化的技術,浮標提供即時且高精確度的資料,能幫助政府更好地規劃災害應變措施,並提早通知沿岸居民做好準備。

    董東璟表示,所有資料都即時回傳,沒有漏掉任何一筆,這些資料不僅能協助防災,也能幫助我們了解颱風對海洋環境的長期影響,為未來的災害防治提供參考。隨著氣候變遷,颱風強度日益增強,近海浮標監控系統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密切觀察部署在台灣沿海的30個海氣象資料。 (圖由成大提供)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密切觀察部署在台灣沿海的30個海氣象資料。 (圖由成大提供)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總動員守護台灣安全。 (圖由成大提供)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總動員守護台灣安全。 (圖由成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