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便當物語東京開展 經典排骨便當驚豔日本人
台鐵排骨便當「中興之祖」李玉霞(右)和黃明珠(中)親赴日本分享她們多年的製作經驗與美味背後的故事,並親手製作排骨便當分贈給出席開幕典禮的民眾。(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0日報導〕台鐵正宗的「鐵道便當」原汁原味搬到駐日台灣文化中開展,其中將台鐵便當推上顛峰的2名最大功臣,也為了這次的「台鐵便當物語展」親自赴日製作經典的台鐵排骨便當,讓參觀者一飽口福。
文化部為推動台日鐵道文化交流,去年由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與日本的大宮鐵道博物館簽定合作備忘錄,雙方進行館際交流有成,大宮鐵道博物館決定在明年2月舉辦台灣鐵道主題展,由於大宮鐵道博物館每年吸引80萬以上人次入場參觀,首次以台灣為主題舉辦的鐵道展,預計將讓更多日本民眾看見台灣鐵道文化。
為了替明年這場台日的鐵道盛宴暖場,駐日台灣文化中心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今天在東京合辦「搭火車,品台灣:台灣鐵路便當物語」展,為了讓參觀的日本民眾能夠親身體驗台鐵便當的美味,邀請了台鐵便當「中興之祖」台鐵台北餐廳退休經理李玉霞及領班退休的黃明珠到場,分享她們多年的製作經驗與美味背後的故事,現場還發放現做的台鐵排骨便當。
李玉霞是「三代目台鐵排骨便當」的催生者,許多台灣旅客即使不認識她,都曾在台北車站買過她製作的八角盒排骨便當。李玉霞在2005年出任台鐵台北餐廳經理,她表示,當時台鐵便當一天售量約1200個,因業績不佳原本打算委外經營,但她接手後不忍台鐵傳統的便當文化走入歷史,進行製程大改革,到2013年李玉霞退休時,台鐵便當單日售量已達1萬5千個。
客家出身的李玉霞改變排骨的製程,排骨要先拍鬆,再經油炸和魯,配上了酸菜和雪裡紅等開味小菜。領班黃明珠則被李玉霞抓來拍肉、炸肉,一拍十數年,兩位台灣最強歐巴桑,合力創造出台鐵排骨便當的經典神作。
日本「鐵路便當之旅」系列漫畫作者早瀨淳、監修者攝影家櫻井寬,多年前曾到台灣採訪,並在台北車站巧遇李玉霞本尊,後來還將李玉霞畫進漫畫,兩人今天也到會場與李玉霞同台,場面相當溫馨。
台灣鐵路便當物語展今天的開幕儀式邀請駐日本代表處副代表周學佑、日本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致詞,現場還有來自日本鐵道文化、出版、漫畫及鐵道迷網紅等台日文化界人士出席,共同推薦本次展覽。
周學佑致詞表示,台灣與日本地理相鄰,歷史連結,長期交流匯聚出許多共同的記憶以及歷史文化。「鐵道」、「便當」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詞彙,當「鐵道」、「便當」兩字連結在後,形成一個特殊的情感,代表的不再是經濟實惠、美味可口的在地美食,而是個人成長的酸甜苦辣的經驗和故事。這是一個非常感動的感覺,全世界只有台灣人和日本人可以理解。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指出,鐵博策展團隊從文獻資料中和口述歷史中梳理出歷史、文化與人文的交互影響,介紹不同時期的台灣鐵路便當與相關的珍聞軼事,例如日本時代主要車站鐵路便當菜色與評價、戰後台鐵便當代名詞排骨飯的淵源與秘辛,展覽呈現了台日兩國鐵道文化的淵源與發展過程的異同。
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致詞時,除了對特展給予高度的評價外,也預告2025年2月下旬將舉辦的台日鐵道主題的企劃展,屆時會融合更多台日鐵道相關文物與故事,當然少不了為展覽而準備台灣鐵道便當。
駐日台灣文化中心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今天在東京合辦「搭火車,品台灣:台灣鐵路便當物語」展,以模型展示台鐵各代便當及台灣便當歷史。(記者林翠儀攝)
「搭火車,品台灣:台灣鐵路便當物語」展今天在東京的駐日台灣文化中心開幕,駐日副代表周學佑(中)、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右8)、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左5)等人參加。(記者林翠儀攝)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與日本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駐日本代表處副代表周學佑、日本鐵道博物館副館長荒木文宏(左起)宣佈明年台灣鐵道展前往前日本鐡道博物館展出。(記者林翠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