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捷綠線通過桃園大圳 採管冪工法保留大圳完整結構

捷運綠線八德區地下段通風豎井工程,必須於桃園大圳下方穿越寬度達10.2米河道,施工團隊經評估後採行管冪工法,圖為模擬圖。(捷運工程局提供)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捷運綠線八德區地下段通風豎井工程,必須於桃園大圳下方穿越寬度達10.2米河道,施工團隊經評估後採行管冪工法,將鋼管推動自大圳渠道下方通過,鋼管內再灌注混凝土加固,形成密閉矩形空間以承載上方大圳渠道,不僅未破壞桃園大圳結構,也避免開挖道路造成對交通的影響。
捷運工程局長劉慶豐表示,通風廊道採用「管冪工法」穿越大圳下方,是以工程技術保護擁有百年歷史的桃園大圳渠道、不破壞桃園大圳結構,亦可避免開挖道路及對交通的影響;儘管工程難度較高,但綠線捷運仍能按照預定進度完成通車目標。
他說,為確保管冪工法施工安全,在鋼管推進路段先完成水平及垂直的地盤改良灌漿,並在大圳構造物周邊及地表布設自動監測系統、自動監測支撐應變計及反光菱鏡觀測等設備,確保推管精準度,並透過雷射監測系統以控制管冪推進方向精度,減少偏差以符合施工精度要求。

捷運綠線八德區地下段通風豎井工程,穿越桃園大圳採管冪工法,圖為工地空拍。(捷運工程局提供)

捷運綠線八德區地下段通風豎井工程,必須於桃園大圳下方穿越寬度達10.2米河道,施工團隊經評估後採行管冪工法,圖為掘進機鑽頭組。(捷運工程局提供)

捷運綠線八德區地下段通風豎井工程,必須於桃園大圳下方穿越寬度達10.2米河道,施工團隊經評估後採行管冪工法,圖為掘進機組合照片。(捷運工程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