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提升千倍!獨創虹膜辨識防駭客 中山大學博士生奪鴻海科技獎

中山大學電機系通訊工程研究所博士生林國鈞研究虹膜辨識資安技術,突破14年全球瓶頸,成功提升安全係數千倍,獲2024鴻海科技獎。(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電影《關鍵報告》中,男主角「阿湯哥」湯姆.克魯斯眼球一掃,就能解鎖電腦、付款、甚至投放個人化廣告,虹膜識別身分的高科技無所不在。國立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博士生林國鈞跨領域研究虹膜辨識資安技術,突破14年全球瓶頸,杜絕駭客入侵漏洞,成功提升安全係數千倍,獲2024鴻海科技獎。
鴻海教育基金會「鴻海科技獎」提供國內外碩博士生報名,今年遴選15人,每名得主獎金25萬元。
林國鈞表示,在AI浪潮下,比起傳統的帳號密碼和識別卡,生物辨識技術提供使用者「隨身攜帶」、獨一無二的特徵,不怕遺失也不易複製,免於遭人盜用的資安風險。
其中,虹膜具備唯一性、永恆性和高密度等特點,即便是外貌相似的雙胞胎各自的虹膜也是獨一無二,識別度更高,也不會因皺紋而改變虹膜的特徵紋理,且虹膜有240個以上的特徵點,遠勝指紋40個和正面臉部68個,在安全效能上佔絕對優勢。然而,生物資訊一旦被駭客掌握,就等於永遠失去使用權,安全保護研究刻不容緩。
林國鈞指出,14年前就有學者提出質疑,駭客可利用資訊理論和編碼理論的核心概念和定理,以錯誤更正碼輔助攻擊破解生物特徵碼的加密系統,卻遲遲無人提出解方,讓虹膜資安技術的進展懸而未決。
在指導教授、通訊所副教授陳彥銘引導下,林國鈞潛心研究,初期聚焦於錯誤更正碼結構、特徵萃取和解碼演算法的設計,大幅提升生物辨識密碼系統的安全層級及辨識效能,是全球第一個開發出可以使生物系統的辨識效能在不改變碼率的情況下得到改善的團隊。
林國鈞再進一步提出虹膜特徵碼的可靠度值萃取方式,並以多尺度支配性特徵點,利用影像辨識工具高斯模糊濾波器將虹膜特徵碼擴增百倍長度製造額外生物資訊,更嚴格篩選出極少量特徵點進行辨識。綜觀整體研究成果,系統的辨識準確率不但可以大幅提升,安全位元在嚴苛環境可從1達到100,安全係數提升百倍,在理想環境更能突破千倍以上,成功杜絕錯誤更正碼輔助攻擊入侵的可能。
多數民眾對虹膜辨識還處於陌生階段,林國鈞指出,目前除了印度杜拜機場,美加快速入境通關計劃NEXUS也採用虹膜辨識系統,過往國際手機大廠也曾推出虹膜辨識手機,未來若要增加虹膜辨識的安全性,就必須導入其最新的防禦技術。相關研究成果成功取得2項專利,並分別撰寫2篇論文,擔任第一作者,其中一篇獲IEEE可靠與安全計算期刊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