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特有習俗捏雞母狗 湖西鄉公所舉辦親子活動
南寮蒙面女郎,示範傳統雞母狗製作。(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每年冬至,澎湖特有民俗捏雞母狗,在湖西鄉公所今(9)日2樓禮堂舉辦「冬至來趣湖西嗨三寶」的活動中重現,邀請南寮社區理事長陳有擇率專業師傅現場指導,吸引150名親子報名體驗包括捏雞母狗、包菜繭、搓湯圓等傳統習俗。
今年的冬至為12月22日,湖西鄉公所提前舉辦活動,讓更多民眾利用假日,能親子參加,並在歡樂的氛圍中迎接傳統節慶,讓新生代能實際參與捏雞母狗和菜繭等澎湖地區特有的傳統習俗,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澎湖的文化底蘊,也讓這些古老的技藝在當代得以保留與發揚。
由於澎湖地理位置受限,資源不富裕,因此冬至使用米或麵為外皮,以甘藷、花生簽、菜、紅豆等為餡,作各色各樣不同的粿,及牛、豬、狗、雞、庫銀、紅圓等一起蒸熟來祭祖的「菜繭」和「雞母狗仔」是最能代表澎湖冬至的年節食品,也流傳已久。
尤其「雞母狗仔」的可愛造型,綴以點點朱紅,更顯喜氣洋洋。所以「雞母狗仔」是大人、小孩子的集體參與,以六畜為主軸的創作也轉變成多元的眾生百態,各自形塑心中的想望,不論其形狀為何,一律稱為「雞母狗仔」,這也是「雞母狗仔」最迷人的地方,昔日冬至製作「雞母狗仔」成為澎湖的全民運動。
雞母狗造型隨心所欲,一切憑自己喜好。(記者劉禹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