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災區「綠茶粉」驗出輻射 銷毀未流入市面
2023/11/21 12:11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我國去年開放日本核災區五縣市食品可進口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1日)公布最新日本輸入食品輻射檢測結果,一批自日本核災區茨城進口的綠茶粉,被驗出銫-137殘留,每公斤3貝克,雖沒有超出法規標準,但食藥署仍依立法院決議對業者「道德勸說」,全數2公斤於邊境銷毀,未進入台灣。
衛福部去年2月21日起開放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縣市食品進口。根據食藥署統計,今年至今共檢出4件日本出口的食品有輻射殘留,最新驗到的一批綠茶粉,就是來自核災五縣市,不過相較於去年共檢出12件、其中有3件為來自核災區,件數大幅減少。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此次驗出微量輻射的綠茶粉共2公斤,驗出劑量為每公斤3貝克,符合國內及日本每公斤不得超過100貝克標準。我國現行核判標準為銫-134與銫137總和限量為,每公斤飲料及包裝水10貝克、嬰兒食品及乳品50貝克、其他食品100貝克。
林金富說,茶類與菇類因為乾燥會有濃縮效果,對重金屬較有蓄積性,因此較常驗出微量輻射。他強調,用法規值來做判定較客觀,但立法院決議,只要有驗出就建議「道德勸說」業者退運或銷毀,業者也多配合。
今年前三批檢出微量輻射的品項分別為,6月17日自愛知縣進口的越桔萃取物、6月30日自鹿兒島進口的抹茶粉、10月5日自北海道進口的松茸,雖均未超出法規標準,但最後都是勸說業者,商品均退關或於邊境銷毀。
根據食藥署統計,自2011年3月15日至今年11月19日止,已累積總檢驗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殘留的批數達22萬0497批,其中252個樣本被檢驗出含微量輻射,全都沒有超出我國及日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