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辦東亞都市及建築設計國際工作營 日韓等5國大學參加
疫後復辦東亞都市及建築設計國際工作營,日韓等5國大學師生參加。(台科大提供)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因武漢肺炎疫情停辦2年,「東亞都市及建築設計國際工作營」近日復辦,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日本神奈川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泰國吞武里國王科技大學等5國師生參與,台科大說明,今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強調國際視野與在地連結,將50人的國際設計營隊移師台東關山,盼啟發國際學生發展多元建築的創作思維。
工作營主辦人台科大建築系主任邱奕旭表示,「越在地、越國際」,營隊參考關山鎮發展需求,設定關山親水公園、米國學校、關山鎮老街為設計場域,由台科大教授邱韻祥與建築史研究學者王珍珊共同帶領,全程以英語解說,關山市鎮鐵路站長宿舍、舊火車站、福生堂、新生旅社遺構、黃宅、警察局等重要建築與老屋活化案例,讓學員了解關山的歷史文化。
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山家表示,日本小鎮與台灣面臨相同的問題,如何活化舊有空間,提供年輕人可發揮的舞台,是日台建築工作者共同的課題;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認為,台灣原住民早年面對艱困逆境的勇氣,是韓國文化敬重的英雄故事。
台科大學生李宜璋與洪莘媛長期駐地關山,他們反思建築與場域之間的關係、難以割捨的情感,認為應延續關山歷史脈絡並強化在地特色,使關山成為產業活化的基地之一;米國學校校長彭衍芳說明食農教育的核心價值,以及如何將荒廢的穀倉結構,以減法思維、農業生命週期觀點,改造成關山鎮最充滿活力的地標。關山鎮長彭成豐表示,相信關山在越來越多人的努力下,一定會再現風華。
疫後復辦東亞都市及建築設計國際工作營,日韓等5國大學師生參加。(台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