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攝入化學物PFAS不易分解 全氟己烷磺酸將列毒化物

環保署預告,國內再列管PFAS家族中的「全氟己烷磺酸 (PFHxS)」為毒性化學物質,除研究、試驗及教育外全面將禁用。(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PFAS」防水又防油,被廣泛使用在不沾鍋、防水衣等用品,但在環境中難分解,對人體也有健康疑慮,國際已逐步禁用這些化學物質。環保署今(11)天預告,國內再列管PFAS家族中的「全氟己烷磺酸(PFHxS)」為毒性化學物質,除研究、試驗及教育外全面將禁用,預計今年底前正式施行。
環保署化學局長謝燕儒表示,PFAS是人工合成化學物「全氟多氟烷基物質」的總稱,這類化學物因碳原子與氟原子之間的鍵結力非常強,具有防油、防水、耐高溫、難分解等特性,用途相當廣泛,早期常用於防水衣物、不沾鍋、食品包裝材料等;另外半導體等工業製成使用的洗滌劑中也含有微量的PFAS。
不過,PFAS家族穩定性高又不易分解,被冠上「永久化學物質」稱號,人體若不慎攝入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會非常長、且排出困難;國際上也有科學研究證實,PFAS和肝病、甲狀腺疾病與癌症等健康狀況有關。因PFAS家族高達上千種、無法一次全面性列管,近幾年國際採逐步禁用。
謝燕儒表示,因應聯合國斯德哥爾摩公約,此次預告將全氟己烷磺酸(PFHxS)增列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除研究、試驗及教育等用途外將全面禁用;現階段該化學物國內僅有6家機構使用,皆用於研究等用途、使用狀況單純,對國內產業影響相當有限。草案預告後經相關程序,希望能在今年底前正式施行。
謝燕儒也說,此次草案也同步調整國內目前已列管的PFAS,包含全氟辛酸 (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烷磺酸鋰鹽、 全氟辛烷磺醯氟,管制濃度不得超過0.01%。若涉及許(核)可文件申請、危害預防及應變專章等規定,也分階段給予業者半年至1年半的施行緩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