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港科技園區荒漠變森林 台灣原生樹種耐旱抗鹽又防風

在林試所的努力下,土質為海埔新生地的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目前公共綠帶面積已有11.71公頃。(林試所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經過農委會林業試驗所17年的努力,原本宛若荒漠的台中海埔新生地一片綠意盎然。林試所中埔研究中心經由篩選抗強風、耐旱、耐鹽的台灣原生樹種,並添加有機肥改良土壤,克服濱海的環境逆境,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目前公共綠帶面積已有11.71公頃,載重喬木3萬多株,灌木、藤本、草本類逾16萬株,綠覆蓋率從10%提高到65%。
台中港為人工港口,設立在台中港的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由於位在海埔新生地,在強風、土壤鹽化、乾旱等因素影響下,公共綠帶營造不易,一開始綠覆蓋率僅有10%,且一如很多一開始種的防風林多為木麻黃,種植過一段時間後,木麻黃就會衰敗,加上一開始該園區的土壤很多都是廢棄的建材廢土,綠化非常困難。
主持該項綠化工程的中埔研究中心主任鄧書麟表示,經篩選適合的台灣原生樹種後,選定抗強風、抗癌、耐旱的樹種,並在土壤添加有機肥、局部客土等,改善土壤貧脊的問題,選出如海檬果、竹柏、毛苦參、月橘、蘭嶼羅漢松、海桐、過山香、厚葉石斑木、鵝掌藤等多元樹種栽種,並且由一開始的單株分散種植轉為多元群植,經過多年種植,綠蔭成林,該園區覆蓋率目前已提升到65%。
在該團隊努力下,該園區綠化成功,並且還吸引15家廠商投入公共綠帶認養,認養面積達6897公頃,該團隊從前年開始也協助地質鹽滷化嚴重的台61線綠化,讓鹽化嚴重的土地重新長出樹木,以符合環評的要求。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表示,該所於今年5月20日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跟政府與民間單位分享種樹經驗,該中心有三大任務,包含推薦樹種、提供植栽諮詢,以及後續的樹種維護管理諮詢服務等,另外也會對於修剪行道樹、是否移植老樹等也都提供諮詢服務,目前第一階段會先服務中央部會,不過地方政府若有需要,也是一通電話就會服務到家。

林試所篩選出多種適合在海埔新生地栽種的台灣原生樹種,該所也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有需要的政府或民間單位都可以諮詢。(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