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果農屢遭獼猴叨擾 林務局、縣府推低電流網防治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縣山區盛產多樣水果,每到果實採收期,因水果清香常引來獼猴分食破壞,讓果農不勝其擾,林務局與縣政府推廣防猴電圍網防治,低電流性放電設備,能讓獼猴觸電疼痛,但不會危害性命,達到嚇阻效果,目前設置按面積比例有提供補助,中央、地方合計補貼農友四分之三資材費。
過去花蓮果農為防治獼猴危害作物,祭出細孔塑膠紗網製成的「防猴網」,或以鞭炮、人力巡查方式避免獼猴叨擾,但成效欠佳,林務局與縣府推動設置防猴電圍網防範,並給予補助鼓勵農友廣泛設置,每案最高補助4萬5000元。
花蓮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說,今年防猴電圍網補助持續開辦,且經縣府爭取後,林務局延長申請時間至30日,有意願農民可到各鄉鎮市公所申請,將按設置面積比例補助資材費四分之三。
她說,防猴電圍網補助申請條件,包括種植釋迦、柑橘類、檬果、水蜜桃、梨、柿及其他果樹等,另有蔬菜、豆類或薯類及稻作,栽培農戶所申請新架設電圍網農地,須達0.2公頃以上且為合法使用者。
陳淑雯說,防猴電圍網主要採低電流性放電,讓獼猴觸電疼痛,但不會危害性命,對人及動物都相對安全,30日將分別在富里鄉農會羅山碾米廠二樓會議室及瑞穗鄉公所二樓會議室,各辦1場說明會,邀請林務局委託東海大學團隊實際解說。
她說,正確安全搭設防猴電圍網,能保護農民心血,也能阻擋山豬、山羌等野生動物,並可減少民眾誤觸電網而被電死意外,由於用電仍具一定風險,政府所補助的防猴電圍網,一定會要求加裝電牧器,電牧器本身高電壓、低電流,能達驅趕成效卻不會危及人命。
花蓮縣長徐榛蔚說,防猴電圍網是目前驅猴最有效辦法,約可確保9成作物不被猴群損害,目前花蓮農民設置意願仍偏低,考量全區設置電圍網經濟負擔較大,建議深受猴害農民,初期可在補助額度下設置小範圍電圍網,了解效果後再逐步擴大。
林務局表示,據委外團隊報告指出,架設400公尺的電圍網及電牧器,所需經費約新台幣10萬元,以柑橘類為例,扣除成本加上政府補助,約1至2年即可回本,並可持續發生效能,維護成本又相當低,每月電費不到50元,若使用太陽能則無需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