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小龍女養的蜂?日本移民墓穴遭蜂農佔用
首次上稿 01/25 23:46
更新時間 01/26 06:24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台南玉井曾有果農佔用墓地種「屍肥芒果」,花蓮也出現蜂農在墓穴養「骨灰級野蜂」!87年歷史的「壽豐鄉豐裡村日本移民墓園」,戰後荒廢多年,縣府2009年指定為歷史建築。地方文史團體昨巡察,發現其中一處有「俱會一處」題字的家族墓碑,墓穴遭蜂農佔用飼養野蜂,有人直呼「太奇葩」,也有人笑說「應該是古墓派傳人小龍女養的蜂」!為此今下午包括文化局、地政處也前往會勘,並通知蜂農移除蜂箱。
「怎麼變這樣?」社區工作者楊富民說,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10多年前協助爭取,由文化局將日本墓園公告為歷史建築,也有定期巡護,數月前發現墓穴內有野蜂鑽入築巢,由於不會破壞古蹟,並未太在意,但昨天再去巡視,卻發現墓穴開口已被蜂箱堵住。
細看發現,「俱會一處」墓碑下方的墓穴開口,本來有一擺放供品的石座,被養蜂人搬開並壓在蜂箱上方,蜂箱背側以矽利康固定在墓穴開口,蜂箱與墓穴內部相通,只見蜜蜂們在蜂箱及墓穴內外飛進飛出,十分忙碌!
在地民眾說,之前看新聞,台南玉井曾有農民佔用墳墓土地,在別人的「風水」種芒果已經夠誇張,墓穴養蜂也不遑多讓,墓穴挖出的蜜他絕對不敢吃「感覺毛毛的」!也有人說,金庸小說中小龍女飼養的玉蜂也住在古墓,笑稱「應該是小龍女養的蜂」!
養蜂業者則說,人工飼養的蜜蜂群如管理不當會發生自然分蜂,新蜂王產生後,老蜂王帶著工蜂脫離舊巢,野外有時會看到蜜蜂在樹幹、地面聚集成團,就是剛分蜂的蜂群,有些養蜂人會去收野蜂來養,但在墓碑底下放蜂箱就沒聽說了。
壽豐鄉豐裡村日本時代曾是官營移民村,村內有日本人墓園。楊富民說,日本人一個家族立一墓碑,往生後採取火葬,再納骨至家族墓穴,「俱會一處」墓穴的家族姓氏為「松林」。楊富民說,二戰結束日本人返國,後人曾來台取回骨灰,然墓穴內還有一罈沒人認領,社區雖想聯繫松林家族的後人,然而因疫情無法如願。
楊富民說,經四處探聽才得知,蜂箱的主人因養蜂到處跑,目前人在屏東,經電話告知蜂箱須拆除,但養蜂人稱「沒有破壞古蹟」。他坦言,地方團體立場尷尬,因土地是縣府公有地、地上物又是古蹟,協會只是認養單位,並無公權力,因此通知縣府處理。
縣府表示,「俱會一處」墓的土地屬於縣有土地耕地,由於地上物為文化資產,因此未租給民眾,文化局、土地機關地政處今前往勘查,初步檢視是不至於損壞古蹟本體,已通知養蜂人胡先生儘速前來拆除蜂箱、恢復古蹟原貌,如未限期改善,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106條「毀損歷史建築」,處以30萬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花蓮共設置3個移民村,「豐田移民村」包括今日壽豐鄉豐山、豐裡、豐坪、壽豐、溪口村及樹湖村部份範圍,1913年總督府編預算分割土地、土質調查,並興建移民指導所、專供日人就讀的小學校(今豐裡國小)、警局、神社、布教所、開挖水井、水圳,就連房子都幫移民蓋好,依照1919年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共有日本移民180戶、912人,種植甘蔗及菸草等。
移民村的日本人墓園位於今豐裡國小校門對面巷內,本來有上百座墓碑現存4座,墓碑文字多已模糊,其他有些剩下基座,現存最大的松林家墓,自然石墓碑正面刻有書法字「俱會一處」,典故出自《佛說阿彌陀經》:「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墓碑背面刻字「昭和10年7月吉日建之」,側面「臺灣初代 昭和9年11月20日亡 為吉 リヱ 」,墓碑下方的水泥底座內部為墓穴;從「臺灣初代」字樣來看,松林家本來是打算以後家族世代都要葬在台灣,然二戰日本戰敗,移民們最後只能接受遣返日本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