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創生:看見客庄的新生命力」 陽明交大客院發表新書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今天發表的「二代創生:看見客庄的新生命力」新書,是本由學生採訪寫作的報導作品集,總共收錄新竹縣17個二代創生的故事,探索返鄉青年如何以新生代的思維接手、改造、創造地方產業,實踐出新的可能性。這本書將贈予新竹縣、市各級學校圖書館以及公部門圖書館閱讀典藏。
這場發表會由該校校長林奇宏主持,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行政院政務顧問鄭朝方、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以及該校客院院長黃紹恆等到場觀禮。
林奇宏說,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在院長黃紹恆的帶動之下,由課堂的學習走向地方的實踐,與新竹縣客庄地方創生故事產生深刻的鏈結,並且讓二代創生品牌的效益加成,甚至為地方創生業者產出新可能,期許陽明交通大學客院未來為台灣的產官學地方創生平台立下典範。
范佐銘說,陽明交大重視客庄地方創生,並透過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鼓勵莘莘學子參與USR地方創生,即早投身地方,實踐社會責任。希望新竹縣作為台灣地方創生代表,由學界、公門以及地方團隊共同攜手留住在地人才,引領資金進入地方,讓地方產業得以發展,帶動經濟繁榮。
陳美伶則說,從2019年起,地方創生做為國家發展重要戰略計畫後變成1門顯學,過去很多政府政策都是由上而下的靠補助,但地方創生不僅僅只是倡議、淪為口號,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實踐與執行。
這本新書整理出新竹縣的地方創生故事,談二代創生不是「地方創生2.0」,清楚地展現出「二代」所要代表的「傳承」意涵。
黃紹恆說,這本書由該院教授黃淑鈴與客家專家鄭朝方共同指導學生採、寫再集結出版。收錄的新竹縣青創事業主都是所謂的「第2代」。
他們或基於個人理想,或因孝思回鄉創業,雖有上一代的事業基礎和協助,但也常有理念與作法上的世代鴻溝。透過他們的故事讓人體悟磨合與衝突的結果一定是好的,因為這些二代青創如今都已經有力量幫助其他的青年追求開創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