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虎掉進水溝被誤認成家貓 特生中心急救援提辨識3訣竅
掉落水溝被誤認是貓的小石虎,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照料下,目前已健康成長,並進行野放訓練情形。(特生中心提供)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掉進水溝被誤認是家貓通報的小石虎,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歷經2個多月細心照顧下,目前成長良好,已進入準備野放訓練階段之際,特生中心也特別以圖文並茂方式,提醒民眾認識石虎的「3訣竅」,避免再與家貓「混為一談」。
今年9月20日,南投市1位吳姓民眾突然聽聞屋外有貓叫聲,外出察看赫見有隻小貓掉落在住家旁農田水溝變成「落湯貓」,將牠撈起後,遲遲未見母貓現身,深恐其安危,便起了憐憫之心,將牠帶回家準備收養,結果其友人見狀,發覺這隻小貓咪極可能是保育類石虎,遂立即依法通報,特生中心派員前來會勘,並在確定其石虎的真實身分後,也將其帶回野生動物急救站收容並進行一系列檢查。
特生中心表示,這隻小石虎經檢查是隻公的,且當時出生尚不到1個月,還好除了偏瘦和稍微脫水外,並無其他狀況 ,推測應該是棲息地周邊正在進行整地,母貓受到驚擾,才遺棄此瘦弱的寶寶離去。
不過,在野生動物急救站人員暫代母職,予以細心照顧下,這隻小石虎目前可說是「頭好壯壯」,且積極接受野放訓練,以利日後野放回歸大自然懷抱!
特生中心說,石虎常被誤認成家貓,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便不難辨別兩者之差異,首先是石虎耳後都有黑底白斑;其次,眼窩內側有2條延伸到額頭的白色線條;再者,身上有許多黑褐色塊狀斑,有別於虎斑貓的條紋狀,相信只要謹記上述「3訣竅」,便可將石虎與家貓清楚分辨出來,進而予以珍惜、愛護,共為生態保育盡分心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圖文並茂方式,提供民眾辨識石虎「3訣竅」,圖標示石虎身上有黑褐色塊狀斑特徵。(特生中心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圖文並茂方式,提供民眾辨識石虎「3訣竅」,圖標示石虎眼窩至額頭有2條白線特徵。(特生中心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圖文並茂方式,提供民眾辨識石虎「3訣竅」,圖標示石虎耳後有黑底白斑特徵。(特生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