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山」飲酒去寒引熱議 玉管處:保暖假象最好別喝
2021/11/21 07:09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隨著強冷空氣南下,明(22)日台灣各地氣溫將逐步下降,尤其玉山群峰會更加明顯,入夜後,幾乎都在冰點以下,可否飲酒去寒?也引發山友們關注及熱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玉管處)指出,酒精會使人體表面血管擴張而產生溫暖假象,實際上卻是讓體溫散發得更快,建議民眾登山能不喝酒最好不要喝,以免適得其反,影響健康及登山安全。
玉管處進一步表示,從事登山活動若遇緊急狀況,一定要知道333原則,一旦發生失溫狀況,僅能維持生命3小時;面臨缺水可維持3天;缺糧不進食可維持3週,更凸顯失溫喪命的危險性。
儘管山友對於登山飲酒各有不同看法,主張可飲酒的山友,甚至還認為適量小酌可怡情並增進山友間情誼,不過,玉管處仍奉勸山友,酒喝多會讓氧量需求增加,除了容易引發高山症反應以外,也易失去判斷力及專注力,尤其在高山稍有不慎便有滑倒、墜崖意外風險,實在不可不慎﹗
玉管處說,高山「保暖」並非一定要飲酒,預防體溫散失首要注重衣著,建議內層可穿排汗衣,將汗水引到衣物表面,減少熱傳導;中層為保暖化纖或羽絨衣;防水透氣的外套可隔絕風寒,同時避免內層衣物因潮溼而失去隔熱效果。
另外頭部也會散失大量體熱,記得戴上保暖帽子,背包中也應攜帶備用衣物,連同睡袋以塑膠袋或防水袋包好,以利到宿營地點時換上乾爽衣物歇息。
登山是持久而耗氧的運動,民眾攀登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行程,除了「保暖」以外,還要切記「適時補充熱量」及「察覺身體變化」等預防失溫3訣竅,同時呼籲有3高或心血管疾病史的民眾,千萬別勉強上山,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及萬全準備,才能快樂登山,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