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部落守住原民健康 絛蟲專家鍾文政獲原曙獎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醫者仁心的最佳表率!已高齡83歲的前北醫教授、寄生蟲專家鍾文政,過去帶領醫學院學生深入偏鄉原住民部落與寄生蟲「絛蟲」奮戰,透過精進醫療及藥物、不間斷地宣導正確觀念,改善寄生蟲普遍的狀況。貢獻25年歲月在維護部落民眾健康的精神,使他今天獲得原曙獎中的終生貢獻獎表揚。
原曙獎今舉行頒獎典禮,由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親自頒獎,主旨在表揚促進原住民族社會安全發展有功團體及人士。獎項共分為「社會福利服務」、「健康醫療照護」及「就業職訓輔導」等項目,今年共10個團體及人士得獎。
說起絛蟲的危害,鍾文政指出,以往部落族人打獵後,將豬肝、羊肝等肉品直接生吃下肚,而上面常依附有寄生蟲「絛蟲」,就跟著進入人體內,且早期醫療、藥物沒那麼進步,更別說偏遠部落是非常缺乏,族人感染後雖不至死,但會造成營養不良、肚子痛脹等健康問題。
鍾文政並非原住民,談到當時如何會關注到部落族人感染絛蟲的問題,他回憶,在北醫任教時,某天接到來自偏遠部落衛生所主任的電話,對方跟他說,部落有人考上台北醫學院,但卻受絛蟲所苦,希望他能幫忙治療,他後來逐漸發現到問題嚴重性,於是與部落結下不解之緣。
鍾文政在研究絛蟲更是十分努力,他還曾因為要體會感染後的症狀、病況,自己就把帶有絛蟲的生肉一口吞下,透過真正感染,觀察症狀、病情變化,再把自己的例子納為教材,向學生講授。
但是光讓學生瞭解絛蟲還不夠,鍾文政還實際帶著醫學院學生入山到部落,花費1整天時間走入新竹尖石,並在當地住上1個月,進行原鄉疾病調查,也為部落民眾治療。他認為,當醫生不是只有在房子裡,醫治都市人,而是要走到深山偏鄉,去幫助更多需要醫療的人。
20多年過去,絛蟲的感染問題在部落已經越來越少,醫療藥物的進步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鍾文政與學生們一直透過宣導「不吃生肉、要煮熟」的觀念也發揮很大作用。而今鍾文政年邁已無法再深入部落,但他仍念念不忘部落民眾的健康,以及部落的文化,應該要被保留、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