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70年楓香!樹醫:樹木移植不容易 斷根養根學問多
樹木移植學問很多,樹醫李碧峰說,圖中樹木的移植技術工法就出現錯誤,不應該將頂稍用紙張遮蔽日照,這樣無法萌發新芽;這棵樹木移植後並未存活。(李碧峰提供)
相關新聞連結:
搶救70年楓香!闢「礁溪外環道」要移植 樹主人力爭原地保留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台2庚線延伸線「礁溪外環道」路線上有棵年約70歲的楓香,公路總局將提出移植計畫,若經宜蘭縣政府審議通過,將進行移植。景觀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樹醫李碧峰說,樹木移植學問很多,不同樹種、不同工法差很多,誤用很容易導致樹木死亡。
李碧峰說,老樹移植耗時一年起跳,大致可分兩類,針葉、落葉樹種要選休眠期斷根、移植,趁樹木不太需要吃喝的情況下,悄悄移走;常綠闊葉樹則要挑生長旺季,趁其再生能力強、不斷長新葉的情況下斷根、移植。
以楓香為例,趁其冬天休眠期進行「斷根」,切斷較粗大的支持根;樹木為癒合傷口,會長出新的吸收根,等待吸收根長得夠多,稱作「養根」,為的是幫助樹木到新環境能吸收大量水分和養分;隔年冬天若吸收根長得夠,才能進行移植,長不夠就要再次斷根等來年;樹木到新環境後,還得撐過養護期,直到根系生長完整,才算安全過關。
李碧峰認為,台灣移植樹木失敗率高,第一個是難以適期移植,按照台灣公部門的運作,為避免預算無法執行,必須要在一定時間內執行,無法配合樹木移植的時間進行施工,扼殺不少樹木;第二個是進行無謂的斷根,越古老的樹木,越不容易長新根,所以要避免不必要的斷根,並準備好配套措施。
另外,不同的斷根法,眉角都不一樣,但很多人都混為一談。李碧峰舉例,直接切斷法通常是養根1年;環狀剝皮法要斷兩次根,各等3個月,但移植仍要等合適季節,例如1月進行第一次斷根,4月第二次斷根,但還是要等到隔年1月才能進行搬運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