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妲己超奢華洗澡 中研院還原商王貴族盥洗用具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洗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只是生活一部分,但在中國上古商朝,洗熱水澡可說是貴族與帝王級享受。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將從10月6日起推出「商王的國寶級盥洗用具」展覽,展覽出土自殷墟的文物,透過「溫鼎」、「銅斗」等器物,一起走進商王的洗澡間,遙想妲己跟帝辛,邊洗熱水還邊去角質的保養日常。
過去熱水器未普及前,台灣人會用灶台用有木蓋的大鼎煮熱水,策畫該展覽的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歷史文物陳列館主任黃銘崇,從出土自殷墟的器物如器身和蓋都有銘文的「寢小室盂」、「龍紋盤」、柄上有銘文「右」的右勺、弦紋壺、陶磢等推敲,由於「小室」意指商王臥室的洗澡間,盂則是較深口的盛水器,弦紋壺則是復原後發現是汲水使用,右勺則是類似舀水器,龍紋盤則是當帝王或貴族梳洗時,由侍僕用勺子舀水洗手或洗臉,承接已經潔面或清潔手部的水盤,只有掌心大小的陶磢,正面有菱格網狀的粗糙紋路,背後有半環可讓手指穿過套住,推測是拿來去角質、刷背的美容神器。
黃銘崇進一步指出,從當初帝王跟貴族的陪葬品觀察,除了盥洗的器物外,也猜測到底當時商王洗澡是洗熱水或冷水,在另一個殷墟墓室則發現熱水器套組,如溫鼎、單鋬小鼎、銅斗和硬陶瓿,旁邊還有殉葬的人,透過器物外型推測此為熱水器套組,殉葬者則為燒熱水的奴僕,因此若搭乘時光機,觀察帝辛和妲己這對帝王夫妻的沐浴實況,僕從們先拿著弦紋壺到河邊或水井取水後,再用溫鼎把水燒熱,接著用單鋬小鼎舀水,倒進寢小室盂混冷水備用,帝辛和妲己洗澡時,則是用銅斗舀出寢小室盂中的溫熱水淋浴,接著拿出陶磢去角質搓背;若妲己要洗手、洗臉,則是用銅勺取出裝在盂中的水盥洗後,再用龍紋盤接好水,以免地面濕答答。
黃銘崇說,對商朝的貴族帝后們來說,洗熱水澡是高支出的活動,就如現代富豪洗澡沐浴也講究門道,當時的貴族標誌身分地位尊爵不凡的生活方式之一,就是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因此陪葬的器物中也才會有盥洗用具跟熱水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