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成破口誰決策 陳時中:參考專業意見、會負起責任
本土疫情升溫,航空公司機組員檢疫時間縮短為「3+11」被批為主因,陳時中表示,他參考專業意見,考量飛安、社會安全平衡,並在規範完備、管理也落實情況之政策,他會負責。(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本土疫情升溫,航空公司機組員檢疫時間縮短為「3+11」被批為主因,對於外界質疑是否有關說,以及政策拍板者究竟是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參考專業意見,考量飛安、社會安全平衡,並在規範完備、管理也落實情況下做出的政策,對於這個決策他會負責。
昨天陳時中曾表示,相關決策會議是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不過陳時中今天在疫情例行記者會中澄清,他表示,經查證後非陳宗彥去參與,該場會議是由專家、疫情監測組、邊境檢疫組、社區防疫組、醫療應變組等人員進行討論,當初會說是陳,因為邊境一向由陳督導。
陳時中澄清︰決策會議並非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
陳時中說,那天會議討論完之後,就向他做面報,當天內容就包括3+11、台帛旅遊泡泡等內容,然後隔天以新聞稿發布4月15起調整國籍航空機組人員抵台的防疫措施,後來也由他在記者會做宣布。
陳時中說明,這是基於「整體考量」,去年對前艙機組員本來就是3天居家檢疫加上11天自主健康管理,後來因為秋冬專案加上一些個案,變成7天居家檢疫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而在那段期間也觀察2個部分,一個是境外管理能夠做好,落實零接觸,另一個是加重航空公司責任,要求落實管理。
「秋冬專案」機組員管理有進步 才考慮回到3+11
陳時中說,從今年1月1日到3月12日,因為秋冬專案告一段落,做了相關檢討,在外站管理、零接觸,有很大進步,包括還有加裝監視錄影、一次省房卡,以及列入考核等,違規已大幅降低,才改成改成5天採陰後自主健康管理。
陳時中提到,另也敦請民航局也加重航空公司管理責任,經過一段時間折衝後,把辦法定了出來,若沒有管理完善,會有相關處分。因此到了4月13日時檢視相關管理成效,法規已完備,個案違規剩1件,而且是誤解,且在3月12日前後共採檢9000多人次都是陰性,所以才考慮回到3+11,但認為還是要比原來緊一點點,所以是3天採陰後才加11。
陳時中也強調,經過專業討論,整體也有在管理上落實,所以做成政策就回歸到今年1月1日前的管理方式,但有加強1次採檢,所有的指揮中心政策「都是由我負責」。
陳時中︰參考專業意見後決定 沒有立委關說
對於外界指公聽會、立委介入這件事,陳時中則表示,沒有接過立委的電話,立委召開公聽會,因為有相關團體提出,相關工作人員長期在這樣的輪迴中,很容易造成心理狀態、精神狀態的不穩定,而整體政策要在考量飛安、社會安全取得平衡。
陳時中說,公聽會中當然會聽到一些聲音,但沒有壓力,且也不會受立委影響,都是參考專業意見,以及實際執行相關任務人員的想法,所做出的決定,對於這個決定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