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足跡要快又正確不容易! 陳時中怕傷人堅持不公布醫院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北部某醫院醫師照護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患者而染疫,連帶他的護理師女友也遭感染,足跡公布一再調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解釋,要「很完整」、「很快」、「很正確」不容易,每次都要視情況做取捨;至於外界一再疾呼公布醫院名稱,他則強調,這種心態會讓染疫者受到傷害,更何況不是路過就會得到,請大家不要太過恐慌。
對於染疫醫護足跡的混亂,陳時中表示,記憶難免有偏差,均以今日下午指揮中心公布為準,比較完整一點,並說明疫調要「很完整」、「很快」、「很正確」,裡面各有時間需求的不同,像是「很快」就是問你去哪裡最快,但警政協尋調查就需要時間比對,現在效率很高,但仍是大海撈針,不是按進身分證號碼就跑出來,台灣沒有監控,需要比對大筆資料像是電話、車牌等,又要顧及個人隱私的問題,所以時間就會比較慢。
陳時中坦言,快與正確之間,每次公布都做一點選擇,視嚴重性與否判斷,無法三者都來,並強調這樣的疫調是一個提醒的功能。
針對外界一再疾呼公布醫院名稱,陳時中指出,若一直維持這樣的心態,會讓染疫者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有必要嗎?在醫院裡面,都是要互相戴口罩,除非有人一直抓著染疫者不放或有親密舉動,不然染疫機會低。
陳時中說明,從過往經驗來看,像是防疫計程車隊載過這麼多人,但只要做好清消,染疫可能性就非常低,強調「不是停留路過買菜就會得到」,若有適當防護更可降低,請大家不要太過恐慌。
至於傳出通知賣場時間太晚,陳時中指出,近來報告指出,病毒約可殘留72小時,大部分更是1天內就會不見,因此展開疫調時,理論上,環境都已不存在病毒,只是為了大家安心、安全,進一步通知做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