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吃蝦和維他命C砒霜中毒亡? 查核中心:舊謠言

社群網站、通訊軟體流傳訊息,稱一名台灣女孩突暴斃,原因是「晚餐吃了大量的蝦」,並「同時服用了『維他命C』」,該訊息經查核中心求證後證實為錯誤訊息。圖為蝦料理示意圖。(資料照)

社群網站、通訊軟體流傳訊息,稱一名台灣女孩突暴斃,原因是「晚餐吃了大量的蝦」,並「同時服用了『維他命C』」,該訊息經查核中心求證後證實為錯誤訊息。圖為蝦料理示意圖。(資料照)

2020/08/04 14:3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社群網站、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指一名台灣女孩突暴斃,原因竟是「晚餐吃了大量的蝦」,並「同時服用了『維他命C』」,釀砒霜中毒身亡?該訊息中更條列3條「食物中毒公式」,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求證醫學院教授、藥師等專業人士,證實相關訊息實為「錯誤」訊息,且早在2001年便以英文版在美國流傳,提醒民眾留意假訊息。

網傳訊息以聳動開頭指出,「台灣一女孩突然暴斃,驗屍結果居然是…」,「近日,在台灣,一名女孩突然無緣無故的七孔流血暴斃,經過初步驗屍,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文中稱,「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的」,因死者同時服用維他命C及大量的蝦,因此身亡。

該傳言以美國研究名義指出,「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進入人體後與「維生素C」化學作用,「使原來無毒的-五鉀砷(即砷酸酐,亦稱五氧化砷,其化學式為(As05),轉變為有毒的三鉀砷(即亞砷酸酐),又稱為三氧化二砷, 其化學式為(As203),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該傳言又稱「蝦+維C=中毒」、「感冒藥+可樂=中毒」、「榴槤+可樂=中毒」;相關內容經查核中心求證專業意見後,證實為錯誤訊息。

查核中心求證醫學院教授及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助理研究員,按傳言中所稱研究搜尋,發現源頭為美國《芝加哥論壇報》1985年報導〈不要混合維他命C和貝類〉,報導中稱,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動物科學系的研究員發現,包括蝦子在內的許多食物都含有砷化合物,而高劑量的維生素C會將五價砷轉為三價砷。

進一步了解,該報引述研究為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團隊1984年發表於《畜牧學雜誌》論文〈Arsenic-Sulfur Amino Acid Interactions in the Chick〉,文中提及早期被添加在飼料中,用作生長激素的有機砷化合物「洛克沙生(Roxarsone)」,但原始研究並未提到「蝦子」,也未提及「蝦子與維他命C一起吃會中毒」,只有《芝加哥論壇報》1985年報導中才有提及「蝦子」。

除此之外,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法規指出,台灣早在2015年7月1日就已禁用洛克沙生。

針對蝦子與維生素C共同食用是否會導致中毒一點,查核報告引述藥師說法,否認中毒可能;藥師指,傳言應是將「有機砷」與「無機砷」混淆,「有機砷」常存於蝦、蟹等海產當中,對人體毒性很低,進入人體後會很快從尿液排出,而「無機砷」則有毒,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第一級致癌物,如攝取過量無機砷,會造成中毒,產生噁心嘔吐、心律異常等症狀。

藥師強調,蝦子中的砷是有機砷,砒霜是屬於無機砷中的三價砷。

至於文中另外兩條「食物中毒公式」,教授及藥師澄清皆為錯誤訊息;查核中心也進一步發現,此傳言曾以英文版本在通訊軟體流傳,最早於2001年便以電子郵件方式轉傳,美國查核組織《Snopes》和非洲查核組織《Africa Check》皆已證實此為錯誤訊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